在各类古装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高人”或“大侠”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采取各种“技术流”手段,诸如爬到房顶上,揭开屋顶的瓦片往屋子里观察;或者趴到窗户边,用手蘸唾沫,点开窗户纸,观察屋子里的动态,还会根据需要往屋子里面吹迷香。更有甚者,可能还要给特定目标下蒙汗药。那么,这些究竟是不是真的?或者说,这些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
“高人”或者“大侠”施展轻功,跳到屋子顶上,揭开瓦片进行偷窥,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因为中国古代屋顶的那些瓦片,都是安放上去的,虽然也会有胶泥之类的材料对瓦片进行固定,但是并不像今天的混凝土那么牢固。即便没有人去揭,风太大的时候,那些瓦片也有可能会吹掉。北宋王安石曾经在他的《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一》中记述了自己倒霉的经历:“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当然,这只是一种偶然,瓦片的铺设,有一整套繁杂的程序,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面,屋顶上的那些瓦片还是比较牢稳的。
在古代中国,瓦片的出现不算太晚,距今3900多年的甘肃灵台悬桥村齐家文化遗址已经出土了一批陶质板瓦和半筒瓦,这些瓦片被称为“中华第一瓦”。不过,由于产量太小,无法在屋顶上广泛使用,所以人们没有在二里头和殷墟遗址、郑州商城、偃师商城遗址中发现瓦。人们推测,即便是夏商时期的宫殿建筑,其屋顶也只是铺的茅草,也就是所谓的“茅茨土阶”。瓦在屋顶上的大量使用,要到西周了。《诗经·斯干》这首诗描绘了西周贵族宫殿落成的一些情况,其中就提到了瓦:“载弄之瓦。”春秋战国时期,瓦的使用已经比较普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谈道:“秦军军武安西,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看来在当时的武安,不少房屋的顶上已经铺上了瓦片。
根据我国古代建筑的集大成之作——北宋李诫《营造法式》的记载,古代中国的房顶从上到下一般有四层,最上面的是各种用途的构件,如瓦片、滴水、瓦当等等。第二层是石灰层,用来安放瓦片。第三层是胶泥,起固定与防水的作用,其中一般会有麦秸等材料,用来防止胶泥龟裂。第四层是望板,也就是天花板。望板下面是椽子,透过椽子,屋里面的情况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所以,上到房顶上的“高人”们,如果想要揭开瓦片来窥视,还真是个技术活儿,马虎不得。他必须得小心翼翼地揭开瓦片,再挖穿石灰层、胶泥层,再在望板上悄没声儿地打个洞,才能达到目的。而且,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他还必须保证不能往屋子里面掉土或者有动静,否则,让屋子里的人发现了,他可就前功尽弃了。不过,“高人”所上的屋顶,在南北方还有不同。在北方,屋顶的各种结构一般比较齐全,尤其是宫殿或者大户人家,房顶上可能还不止四层。而在南方,则可能少于四层,也有少量的房屋,会有直接在椽子上铺瓦片的情况。不过,这种房顶,对“高人”或“大侠”的要求就更高了,他必须身轻如燕,且行动敏捷,否则就有可能一不留神踩漏了房顶掉下来,搞一个近景观察;或者卡在椽子上,让屋子里的人吓一跳,“大侠”自己则少不了脸红、尴尬。对“大侠”或者“高人”来说,想要揭瓦窥视,除了必须“艺高人胆大”之外,还要精通各地房屋瓦片的铺设特点与技术,成为一个屋顶建筑专家。因此,尽管古装剧中,或者是一些古代的公案、侠义小说中常有这种桥段,但是实践中“高人”们一般不会采用这种技术含量太高的方式。
既然上房揭瓦不容易,那么“高人”们干脆直接趴到窗户上,点破窗户纸,进行观察,或者有进一步的行动,总是可以的吧?流传到现在,人们不是经常会讲一句俗语“窗户纸一捅就破”吗?我们来看看,这个好办不好办。
我国使用窗户的历史非常久远,而且附加了浓重的文化意味。根据考古发现,至少在半坡文化时期,我们先民的房屋上已经有了窗子。《周礼·考工记》在提到夏代宫殿的建筑规制时提到“四旁两夹窗”,意思是宫殿的四边各有两窗分列在门户的左右两旁。这说明从夏代开始,宫殿建筑已经普遍有了窗子,而且还不少。发展到后来,窗子的造型、材质等越来越丰富和讲究,而且从中还体现着礼仪性、等级性、审美性等复杂的因素。在中国古代的诗词中,各种窗户一直是文人墨客关注的一个焦点,比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中的“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王维《杂诗》中有“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杜甫《绝句》中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等等。当然,窗户的基本功能主要还是采光、通风等。
除此之外,为了能够保温、防雨,还必须给窗户配上一些用于遮挡的部件。在纸张产生之前,承担这个任务的材料有不少,诸如云母片、琉璃、丝绸等等,这些东西或坚硬或柔韧,“高人”们想要把这些东西捅破而不发出声音,恐怕比较难。当然,这些材料也只是达官贵人用得起,普通老百姓,主要还是用草帘子、竹片子之类的材料,这些东西当然也不好轻易弄破。面对这些材料,“高人”们多半不会去随意地舔或捅的。
以上这些用于遮挡的部件要么过于昂贵,要么不透光,所以人们一直在寻找替代物,直到纸的出现。关于纸的发明,大家首先就会想到东汉的蔡伦。不过,准确来说,蔡伦是对西汉就已经发明的造纸术进行了改进。此后,纸张也没有广泛使用,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新型材料才逐渐成了中国人主要的书写载体,并且开始外传,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纸张由于其造价低廉,方便易得,所以不仅作为书写载体,也在其他领域发挥着作用,其中就包括糊窗户。用纸来糊窗户,不仅很便宜,透光性也比较好,所以,就成为一般人家糊窗户的首选了。
这个时候,“高人”们似乎可以来搞事情了。不过,先不着急,因为古代的窗户纸,不仅要满足透光、廉价的需要,还要有一定的强度,能够防潮,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纸都能拿来糊窗户。这些纸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主要是用芦苇、蒲草棒、花麻、线麻或各种藤类植物来制作,这些植物的纤维相对于其他植物比较长一些,更加结实柔韧,不会被风刮破。北宋王安石在其诗作《纸暖阁》中提到“楚谷越藤真自称,每糊因得减书囊”。这里王安石谈到的“楚谷”是指楚地的谷皮纸,“越藤”是指越地的藤纸,都比较厚实。其次,这种纸在做出来之后,为了增强其透光性和更为坚固耐用,还要刷上一层油。成书于南宋的《白孔六帖》中就有“糊窗用桃花纸涂以水油,取自甚明”的记载。这里的“桃花纸”是一种比较薄但是韧度很好的纸,上面刷的“水油”一般是指桐油。这样一来,这窗户纸也不是那么好捅破的。如果“高人”要强行捅破,那么动静就会比较大,引起屋子里人们的警觉。当然了,一些贫苦人家,也可能去买一些比较廉价的,没有经过处理的纸来糊窗户,只是这种家庭,即便是敞开了大门,“高人”们对这里也不见得有什么兴趣。
有人可能会说,既然揭瓦、捅窗户纸都需要有高超的鉴别和操作技巧,那么“高人”干脆把小管子插进窗户缝里面,向里面吹迷魂香,把里面的人放倒。这种做法似乎在今天也有所耳闻。但是,这种做法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虽然在麻醉药剂之中的确有吸入式的麻药,但这首先要有足够的浓度,气味会很大;其次,还需要接触式吸入,比如要把麻药倒在毛巾或手帕上,让人捂住口鼻才能见效。古装剧中的那种吹迷香的方式是达不到迷倒人的效果的,只能是戏剧化的桥段,“高人”如果真的用了,反倒会引发屋里人的警觉。
古装剧或古代小说中经常出现的给人下蒙汗药的情节,的确是可能发生的。这种“下药”的刑事案件,直到现代仍时有耳闻。比如在1991年10月21日,公安部就曾经研判形势,发出紧急通报,要求各地公安部门严厉打击涉及“蒙汗药”的案件,此后,各地破获了一系列这方面的案件。时至今日,外出的单身人士,尤其是单身女性,不要接受别人的饮料、食物已经成为一种常识。
在我国古代,早就开始尝试在医疗方面运用麻醉药,其中最有名的当数东汉神医华佗的“麻沸散”。虽然“麻沸散”的配方已经失传,但是具有麻醉功能的药物在中国古代并不少见。如宋代名医窦材在其《扁鹊心书》中就记载了一种“睡圣散”,这种药物功能很明显:“服此即昏睡,不知痛,亦不伤人。”在民间,则是大名鼎鼎的“蒙汗药”了。这种蒙汗药的成分,各地有所不同,但是,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其主要成分之中大都包含一种植物:曼陀罗花。曼陀罗花原产于印度,后来随着佛教传入了我国,其麻醉作用也逐渐为中国人所了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曼陀罗花的麻醉功能曾进行过详细的介绍。这种植物能起到麻醉作用的关键,是其中所包含的一些生物碱。这些生物碱可以对人的神经系统发生阻断作用,导致肌肉松弛,抑制人的汗腺分泌汗液,这就是“蒙汗药”一名的由来。
当今中国的法律是不允许个人种植曼陀罗花的,但是在古代没有这样的规定。于是,这种神奇的植物在为医家所用的同时,一些人也利用它来达到各种目的。《水浒传》中有关蒙汗药的大量故事,就是这种情况的反映。在金庸的小说《鹿鼎记》中,主人公韦小宝常干的“脏活儿”中有一项就是“下药”。不过,正所谓“一物降一物”,蒙汗药也是有解药的。在《水浒传》的第28回,孙二娘给被蒙汗药迷倒的两个公差服了解药,大约一个小时,他们就醒了。这个解药也不难找,主要是甘草,这种草药可解曼陀罗花的药力。李时珍在对曼陀罗花的解药进行研究之后,又加入了大豆,使得这个过程可以更加迅速一些。
由以上观之,古装剧或古代小说中那些为了达到特殊目的而采用的特殊手段,有很多是不靠谱的,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际上,这些“技术流”手段大部分还是为了让故事更为精彩而进行的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