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文书法是清乾隆时期模仿汉文篆字创制得一种书法。1748年(乾隆十三年),清乾隆帝命傅恒等人,仿照汉文篆字,重新创制了满文篆字,共计32体,并确定了各体篆字的满汉合璧名称。满文是拼音文字,每字各有长短,不像汉字那样有规整的框架结构,书写的内容和尺幅大小比较容易把握。满文书法长短不一的特点迫使作者在创作时,既要设计全篇,还需安排好行间和字距,谋篇布局比较难以把握。满文的线、字头、字牙、点、圈等基本笔划与汉字的横、竖、撇、捺、点、提等也有不小的差异。
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历史源流
1748年(乾隆十三年),清乾隆帝命傅恒等人,仿照汉文篆字,重新创制了满文篆字,共计32体,并确定了各体篆字的满汉合璧名称,即玉筋篆、芝英篆、上方大篆、小篆、钟鼎篆、垂露篆、柳叶篆、殳篆、悬针篆、龙篆、穗书、鸟迹篆、垂云篆、鸾凤篆、科斗书、龟书、倒薤篆、鸟书、坟书、大篆、麟书、转宿篆、雕虫篆、刻符篆、金错篆、鹄头篆、飞白书、龙爪篆、奇字、缨络篆、剪刀篆、碧落篆。从此,满文篆字的种类增多,字体规范,名称统一。为了推广新创制的满文篆字,当时用32种字体刊印了《御制盛京赋》。不过,满文篆字的使用范围较窄,在清代主要用以镌刻宝玺和官印。
书法特点
满文是拼音文字,每字各有长短,不像汉字那样有规整的框架结构,书写的内容和尺幅大小比较容易把握。满文书法长短不一的特点迫使作者在创作时,既要设计全篇,还需安排好行间和字距,谋篇布局比较难以把握。满文的线、字头、字牙、点、圈等基本笔划与汉字的横、竖、撇、捺、点、提等也有不小的差异。
代表作品
满文在清代作为“国书”在文牍中与汉文并用,并编写过历史、文学和语言文字等方面的著述,翻译了《孟子》、《资治通鉴纲目》、《三国志演义》、《聊斋志异》 等大量汉籍。辛亥革命后, 满文基本上不再使用。现在保存下来的满文档案数以百万件计,是研究清初社会性质、清代历史、中国对外关系以及满语满文演变情况的珍贵资料。
清代满文档案可谓包罗万象,涉及面极为广泛,且所反映的内容多不见于汉文档案和其他文献,具有重要的利用和研究价值。满文档案是研究清代通史和各种专史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研究满语满文取之不尽的宝库。
书法用途
清代用满文书写了大量公文,也用满文翻译了大量汉文典籍。此外,还有不少清代保存下来的碑刻、谱书等也都是用满文撰写的,清朝留下来的大量满文史料,作为清朝历史的见证,是一笔极为珍贵的历史遗产。
清朝政府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及国内颁行的重要文告、文件等必须有满文文本,满族封疆大吏及朝臣要员向皇帝报告军机大事及官场民情,为保密起见,多用满文缮折启奏。
目前保留下来的满文文献绝大部分是用改进后的文字写的,例如《异域录》、《尼山萨满》以及一系列以清文鉴命名的辞书等。另外还有一种满文篆字,是参照汉文篆书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创制的。共有32种字体,依笔划的特征命名,如缨络篆、龙书等。用这种篆字刊印过乾隆皇帝的《御制盛京赋》,但主要用于玉玺和朝廷的印章。
传承意义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民族文字书法并美的时代,它们共同谱写出中国书法史上的华彩乐章。从现有的文物资料中可以看出,每个少数民族文字都有自己独特的书法形态。
满文是一种借助了蒙古族文字和汉字的部分元素而创造出的文字。满族文字虽然是拼音文字,但满文书法与汉字书法一样,都是线条的艺术。它的毛笔书法在笔法上深受汉字行草书的影响。纵观中国书法的发展史,每一种新字体的产生,每一种古文字的发展,都能给书法创作带来新的活力。同时,在技巧手段上,又都深受汉字书法传统的影响,在这种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字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一种新元素,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书法艺术的表现力。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中国现存的二十几种少数民族文字中颇具影响的满文书法不会失传,尤其是一批有志于抢救和传承本民族文字的研究者和志愿者充满激情的努力,满文书法艺术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喜爱。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化身。对满文而言,自1599年雄心勃勃的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噶盖创制满文以来,满文经历了由地域性使用到成为全国官方文字之一的漫长历程,它曾是满族共同体最重要的精神纽带,曾是中外交流、满汉交融的重要桥梁。它大大加速了满族社会发展的步伐,记录和保存了大量的文化遗产,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