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西汉的中央军,一般都会想到汉初的南北军,汉武以后的北军八校,羽林期门等...总之,无一例外都是陆军。这似乎很符合常理,古代深居内陆的中央卫戍部队,除了车骑步兵组成的陆军,还能有别的什么兵种吗?其实,若仔细爬梳史料,会发现至少在西汉,还真就有那么几支,被人们遗忘的中央水军部队。本文尝试从汉初局势、地理等角度,在零星史料中梳理西汉中央水军的大致情况。
天子舟师-羽林黄头
西汉前中期的中央水军,名为羽林黄头。关于羽林黄头,早先学者多有注意到,如孙占民、程林的《秦汉楼船考》、王子今的《东方海王-秦汉时期齐人的海洋开发》等论文或著作均有提及,但大多没有深入分析,殊为可惜。
具体的史料可见于《汉书-枚乘传》中枚乘对吴王刘濞的劝谏,其提到“汉知吴之有吞天下之心也,赫然加怒,遣羽林黄头循江而下,袭大王之都....”,这里循江而下的羽林黄头,注苏林曰:“羽林黄头郎习水战者也”、张晏曰:“天子舟立黄旄于其端也。”,按苏说,其全称为“羽林黄头郎”,黄头郎,又可见于《佞幸列传》“邓通,蜀郡南安人也,以濯舩为黄头郎。”此处,注中师古曰:“濯船,能持濯行船也。土胜水,其色黄,故刺船之郎皆著黄帽,因号曰黄头郎也。”
如此,结合以上诸说,我们可以确定羽林黄头属于郎,著黄帽,其选拔要求是能持濯行船,平时则习水战,并有驾天子舟的职能。同时,枚乘劝谏吴王时特意提到羽林黄头可以循江而下破袭吴都(关于羽林黄头是否真能循江而下,则见下文分析),则证明了在时人眼中,羽林黄头还具备外出征战职能,在正儿八经的军事序列中,并非单纯为皇帝驾船。而通过邓通的事迹可知,至迟在文帝时期,中央即已设有黄头郎。更确切的时间,则不得而知。
不过,这又引申出一个问题,即汉都长安深居内陆,为何要特设一支舟师?按过去将黄头郎单纯理解为为皇帝驾船的侍从性群体,尚能解释,但是通过枚乘的话,则说明羽林黄头是具备外出征战职能的中央军。汉初在内陆设立具备外出征战职能的中央水师,似乎有些匪夷所思。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秦汉京师的水官与水运交通入手。
秦汉京师的水官与水运交通
首先,秦代中央就设有船舶管理机构,相家巷出土的秦代封泥中有“都船”“都船丞印”,汉亦沿袭之,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中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执金吾,属官有中垒、寺互、武库、都船四令丞” 其职务包括了京师水火犯罪事宜、维护京师水运船只安全等。被置于中尉属官下,说明具备有一定的军事治安管理职能,武帝时所设水衡都尉同样也具备一定的军事职能,按张晏所言“主都水及上林苑,故曰水衡。主诸官,故曰都。有卒徒武事,故曰尉”,到三国时期,曹魏所设水衡都尉,更是直接负有管辖水师舟船器械职能。除了以上中央机构,关中地区还有船司空县。《汉书-地理志》载“京兆尹....县十二:...船司空”,关于船司空,王子今先生认为,其是以造船基地而置县,所在扼据于西汉漕运最关键之航道上。
总的来说,中央设立管理水运船只机构的历史悠久,其中不乏兼涉武事者,这就为中央水师的设立提供了人才基础。
这些中央水官的设立,当与当时黄河发达的水运交通有关。早在楚汉战争时期,萧何就通过黄河水运“转漕关中”,使得刘邦军“给食不乏”。到惠吕时期,“漕转山东粟以给中都官,岁不过数十万石”,到枚乘所处的景帝时期,黄河水运已经达到“转粟西向,陆行不绝,水行满河”的盛况,对此,如淳曰:“言汉京师仰须山东漕运以自给也。” 其后的黄河漕运更盛,此不再一一赘述。
但,尽管黄河水运,尤其是其中的渭河航运,对连接关中与关东地区有巨大作用,但治安维护等问题靠地方的卒,和中央都船等机构就能大致满足,何必特设一支舟师呢?
这就要考虑到汉初前中期的特殊局势。
秦汉造船业发达区域,汉初北方则是环渤海、关中地区,南方则有以庐江、豫章、江陵、夷陵以及会稽等地为中心的造船基地。
从地图上看在郡国并行体制下,环渤海,长江中下游等传统造船业发达地区基本为诸侯国占有,汉直辖的,则主要在关中地区。环渤海方面,孝文帝前元十一年时,有河间郡、景帝前元三年,汉又控有琅琊郡。但整体来说,在水师方面,汉劣势于吴楚。
再考虑到七国之乱前夕的齐、菑川、胶东、济南等控制环渤海的诸侯国皆亲近于吴楚,而怨中央,河间、琅琊两郡处于被包围状态,在这种紧张关系下,仅仅依靠都船的治安力量,是无法应对可能存在的漕运被断的威胁。所以,设立一支由中央直辖的水师力量,以实现循江运兵,遏制东部诸侯国,就成了必要的。
综上来说,出于保障漕运安全,应对可能存在的东方诸侯国反叛问题,汉前中期就设立了一支由郎组成的天子舟师。名曰:羽林黄头郎。
羽林黄头的战力与威慑作用
对于羽林黄头的战斗力,前引孙占民、程林《秦汉楼船考》一文认为中央所组建的常备水军是水军中最精锐的部分 ,这个说法未免绝对,且并无材料可以佐证。但是从枚乘举羽林黄头的例子以劝谏吴王刘濞,则侧面反映了,至少在枚乘眼中,羽林黄头是可以与吴国水师抗衡,甚至可能具备击破吴水师、登陆吴境能力。否则他完全不用担心所谓羽林黄头袭吴都之事。
而考虑到吴国坐拥会稽等发达的造船基地,其水上力量当是当时东亚数一数二的。如此来看,汉中央所掌握的羽林黄头这一水师力量,战斗力不会差到哪去,至少,在名气上算得上有赫赫之名,最起码也是纸老虎。实际如何,由于其并无战绩传世,也就不得而知了。
至于枚乘说的“循江而下”是否可行,则可以参考一下春秋时期,吴伐齐的事例。吴王夫差所构建的江淮水路,以及其遣徐承所尝试的自海上入齐,都可能成为汉军循江而下,破袭吴都的路线参考。所谓“吴可往,我亦可往” 。
中央水军的后续发展
前面笔者介绍了羽林黄头,但可惜的是,由于材料的限制,我们并不清楚该部队之后的发展沿革。但从《后汉书-吴盖陈臧列传》中“汉选四部精兵黄头吴河等,及乌桓突骑三千余人...”来看,黄头似乎已经成为陆军军号。当然,这里的黄头是否就是西汉的羽林黄头郎,不得而知,或许只是同名。唐代亦有黄头军,有观点认为,唐代黄头军的军号,可能就传承自黄头郎,可备一说。但唐黄头军跟水军已经没多大关系了。
不过,考虑到汉武帝时代,大修昆明池,进行水师校阅训练。其中在昆明池中操演的,可能就是羽林黄头。
关于昆明池的开凿,以往学者和爱好者多根据《史记 -平准书》中《索隐》引语:“盖始穿昆明池,欲与滇王战,乃大修之。”以及《汉书-武帝纪》中臣瓒注:“《西南夷传》有越嶲、昆明国,有滇池,方三百里。汉使求身毒国,而为昆明所闭。今欲伐之,故作昆明池象之,以习水战”而认为昆明池的修建,是为训练水军以征讨西南夷。即所谓【穿池习战伐滇】之说。
但张宁、张旭二位先生在《汉昆明池的兴废与功能考辩》一文中,考诸史料驳斥了此说,滇与昆明是两国,且当时滇国与汉为善,并未交恶。
实际上,昆明池的穿凿共分两次,第一次是元狩三年,第二次则是元鼎元年到元鼎二年。第一次的兴建昆明池,更大程度上是因为元朔三年天下大旱,修建昆明池来为长安城供水并调节漕渠。而真正与军事相关的,则是第二次兴建,其目的乃是伐越,而不是伐滇。《史记-平淮书》载:“是时,越欲与汉用船战逐,乃大修昆明池。” 并且治楼船,在昆明池上教习水战。但这一军事功能仅在武帝朝有。其后,昆明池更多是作他用,如帝王游乐,供水调蓄,渔产养殖等等.......
当然,昆明池毕竟发挥了一段时间的军事功能,其中参与昆明池水战校阅的部队大概就是前文提到的羽林黄头郎。据此我们也可以大致推测一下当时中央水军的规模。《西京杂记》载:“昆明池中有戈船、楼船各数百艘。楼船上建楼橹,戈船上建戈矛,四角悉垂幡毦,旍葆麾盖,照灼涯涘。余少时犹忆见之。” 关于其船大小,《平淮书》称“治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 两处记载当有夸大, 但考虑到现今考古发掘,昆明池遗址的面积在16.6平方公里左右,相当于2240个足球场,足以容纳百余艘战船纵横。当时中央水师之盛,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在巫蛊之祸中,也能看到汉中央水师唯一一次实战记录。《汉书-刘屈氂列传》“(莽通)又发辑濯士,以予大鸿胪商丘成。”师古曰:“辑濯士,主用辑及濯行船者也。” 不过此处参战的辑灌士显然是作为步兵,配合胡骑进行陆战,相当于“大汉版水军陆战队”。当然,若按王子今先生的观点,整个西汉的楼船水师,也大概是水军陆战队的性质。
小结
综括来说,可以明确的汉代中央水军力量,大概有三支:羽林黄头郎、昆明湖水军(疑似羽林黄头郎)、辑灌士。在汉代前中期,他们是保障漕运,威慑诸侯国的重要力量,但相较于战果辉煌的地方楼船士,汉的中央水师虽然在当时有一定威名,在整个西汉军事史上,却是籍籍无名的存在了。本文简单对其进行了一些梳理,更详细的内容,还有待方家挖掘。
参考著作/论文:
1.刘璐:《秦汉水运交通研究》
2.王子今:《秦汉交通史稿》
3.《中国战争史》
4.孙占民、程林:《秦汉楼船考》
5.张宁、张旭:《汉昆明池的兴废与功能考辩》
6.王子今:《汉代的楼船和楼船军》
7.刘亮:《黄头军考辩》
天子舟师-羽林黄头
西汉前中期的中央水军,名为羽林黄头。关于羽林黄头,早先学者多有注意到,如孙占民、程林的《秦汉楼船考》、王子今的《东方海王-秦汉时期齐人的海洋开发》等论文或著作均有提及,但大多没有深入分析,殊为可惜。
具体的史料可见于《汉书-枚乘传》中枚乘对吴王刘濞的劝谏,其提到“汉知吴之有吞天下之心也,赫然加怒,遣羽林黄头循江而下,袭大王之都....”,这里循江而下的羽林黄头,注苏林曰:“羽林黄头郎习水战者也”、张晏曰:“天子舟立黄旄于其端也。”,按苏说,其全称为“羽林黄头郎”,黄头郎,又可见于《佞幸列传》“邓通,蜀郡南安人也,以濯舩为黄头郎。”此处,注中师古曰:“濯船,能持濯行船也。土胜水,其色黄,故刺船之郎皆著黄帽,因号曰黄头郎也。”
如此,结合以上诸说,我们可以确定羽林黄头属于郎,著黄帽,其选拔要求是能持濯行船,平时则习水战,并有驾天子舟的职能。同时,枚乘劝谏吴王时特意提到羽林黄头可以循江而下破袭吴都(关于羽林黄头是否真能循江而下,则见下文分析),则证明了在时人眼中,羽林黄头还具备外出征战职能,在正儿八经的军事序列中,并非单纯为皇帝驾船。而通过邓通的事迹可知,至迟在文帝时期,中央即已设有黄头郎。更确切的时间,则不得而知。
不过,这又引申出一个问题,即汉都长安深居内陆,为何要特设一支舟师?按过去将黄头郎单纯理解为为皇帝驾船的侍从性群体,尚能解释,但是通过枚乘的话,则说明羽林黄头是具备外出征战职能的中央军。汉初在内陆设立具备外出征战职能的中央水师,似乎有些匪夷所思。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秦汉京师的水官与水运交通入手。
秦汉京师的水官与水运交通
首先,秦代中央就设有船舶管理机构,相家巷出土的秦代封泥中有“都船”“都船丞印”,汉亦沿袭之,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中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执金吾,属官有中垒、寺互、武库、都船四令丞” 其职务包括了京师水火犯罪事宜、维护京师水运船只安全等。被置于中尉属官下,说明具备有一定的军事治安管理职能,武帝时所设水衡都尉同样也具备一定的军事职能,按张晏所言“主都水及上林苑,故曰水衡。主诸官,故曰都。有卒徒武事,故曰尉”,到三国时期,曹魏所设水衡都尉,更是直接负有管辖水师舟船器械职能。除了以上中央机构,关中地区还有船司空县。《汉书-地理志》载“京兆尹....县十二:...船司空”,关于船司空,王子今先生认为,其是以造船基地而置县,所在扼据于西汉漕运最关键之航道上。
总的来说,中央设立管理水运船只机构的历史悠久,其中不乏兼涉武事者,这就为中央水师的设立提供了人才基础。
这些中央水官的设立,当与当时黄河发达的水运交通有关。早在楚汉战争时期,萧何就通过黄河水运“转漕关中”,使得刘邦军“给食不乏”。到惠吕时期,“漕转山东粟以给中都官,岁不过数十万石”,到枚乘所处的景帝时期,黄河水运已经达到“转粟西向,陆行不绝,水行满河”的盛况,对此,如淳曰:“言汉京师仰须山东漕运以自给也。” 其后的黄河漕运更盛,此不再一一赘述。
但,尽管黄河水运,尤其是其中的渭河航运,对连接关中与关东地区有巨大作用,但治安维护等问题靠地方的卒,和中央都船等机构就能大致满足,何必特设一支舟师呢?
这就要考虑到汉初前中期的特殊局势。
秦汉造船业发达区域,汉初北方则是环渤海、关中地区,南方则有以庐江、豫章、江陵、夷陵以及会稽等地为中心的造船基地。
从地图上看在郡国并行体制下,环渤海,长江中下游等传统造船业发达地区基本为诸侯国占有,汉直辖的,则主要在关中地区。环渤海方面,孝文帝前元十一年时,有河间郡、景帝前元三年,汉又控有琅琊郡。但整体来说,在水师方面,汉劣势于吴楚。
再考虑到七国之乱前夕的齐、菑川、胶东、济南等控制环渤海的诸侯国皆亲近于吴楚,而怨中央,河间、琅琊两郡处于被包围状态,在这种紧张关系下,仅仅依靠都船的治安力量,是无法应对可能存在的漕运被断的威胁。所以,设立一支由中央直辖的水师力量,以实现循江运兵,遏制东部诸侯国,就成了必要的。
综上来说,出于保障漕运安全,应对可能存在的东方诸侯国反叛问题,汉前中期就设立了一支由郎组成的天子舟师。名曰:羽林黄头郎。
羽林黄头的战力与威慑作用
对于羽林黄头的战斗力,前引孙占民、程林《秦汉楼船考》一文认为中央所组建的常备水军是水军中最精锐的部分 ,这个说法未免绝对,且并无材料可以佐证。但是从枚乘举羽林黄头的例子以劝谏吴王刘濞,则侧面反映了,至少在枚乘眼中,羽林黄头是可以与吴国水师抗衡,甚至可能具备击破吴水师、登陆吴境能力。否则他完全不用担心所谓羽林黄头袭吴都之事。
而考虑到吴国坐拥会稽等发达的造船基地,其水上力量当是当时东亚数一数二的。如此来看,汉中央所掌握的羽林黄头这一水师力量,战斗力不会差到哪去,至少,在名气上算得上有赫赫之名,最起码也是纸老虎。实际如何,由于其并无战绩传世,也就不得而知了。
至于枚乘说的“循江而下”是否可行,则可以参考一下春秋时期,吴伐齐的事例。吴王夫差所构建的江淮水路,以及其遣徐承所尝试的自海上入齐,都可能成为汉军循江而下,破袭吴都的路线参考。所谓“吴可往,我亦可往” 。
中央水军的后续发展
前面笔者介绍了羽林黄头,但可惜的是,由于材料的限制,我们并不清楚该部队之后的发展沿革。但从《后汉书-吴盖陈臧列传》中“汉选四部精兵黄头吴河等,及乌桓突骑三千余人...”来看,黄头似乎已经成为陆军军号。当然,这里的黄头是否就是西汉的羽林黄头郎,不得而知,或许只是同名。唐代亦有黄头军,有观点认为,唐代黄头军的军号,可能就传承自黄头郎,可备一说。但唐黄头军跟水军已经没多大关系了。
不过,考虑到汉武帝时代,大修昆明池,进行水师校阅训练。其中在昆明池中操演的,可能就是羽林黄头。
关于昆明池的开凿,以往学者和爱好者多根据《史记 -平准书》中《索隐》引语:“盖始穿昆明池,欲与滇王战,乃大修之。”以及《汉书-武帝纪》中臣瓒注:“《西南夷传》有越嶲、昆明国,有滇池,方三百里。汉使求身毒国,而为昆明所闭。今欲伐之,故作昆明池象之,以习水战”而认为昆明池的修建,是为训练水军以征讨西南夷。即所谓【穿池习战伐滇】之说。
但张宁、张旭二位先生在《汉昆明池的兴废与功能考辩》一文中,考诸史料驳斥了此说,滇与昆明是两国,且当时滇国与汉为善,并未交恶。
实际上,昆明池的穿凿共分两次,第一次是元狩三年,第二次则是元鼎元年到元鼎二年。第一次的兴建昆明池,更大程度上是因为元朔三年天下大旱,修建昆明池来为长安城供水并调节漕渠。而真正与军事相关的,则是第二次兴建,其目的乃是伐越,而不是伐滇。《史记-平淮书》载:“是时,越欲与汉用船战逐,乃大修昆明池。” 并且治楼船,在昆明池上教习水战。但这一军事功能仅在武帝朝有。其后,昆明池更多是作他用,如帝王游乐,供水调蓄,渔产养殖等等.......
当然,昆明池毕竟发挥了一段时间的军事功能,其中参与昆明池水战校阅的部队大概就是前文提到的羽林黄头郎。据此我们也可以大致推测一下当时中央水军的规模。《西京杂记》载:“昆明池中有戈船、楼船各数百艘。楼船上建楼橹,戈船上建戈矛,四角悉垂幡毦,旍葆麾盖,照灼涯涘。余少时犹忆见之。” 关于其船大小,《平淮书》称“治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 两处记载当有夸大, 但考虑到现今考古发掘,昆明池遗址的面积在16.6平方公里左右,相当于2240个足球场,足以容纳百余艘战船纵横。当时中央水师之盛,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在巫蛊之祸中,也能看到汉中央水师唯一一次实战记录。《汉书-刘屈氂列传》“(莽通)又发辑濯士,以予大鸿胪商丘成。”师古曰:“辑濯士,主用辑及濯行船者也。” 不过此处参战的辑灌士显然是作为步兵,配合胡骑进行陆战,相当于“大汉版水军陆战队”。当然,若按王子今先生的观点,整个西汉的楼船水师,也大概是水军陆战队的性质。
小结
综括来说,可以明确的汉代中央水军力量,大概有三支:羽林黄头郎、昆明湖水军(疑似羽林黄头郎)、辑灌士。在汉代前中期,他们是保障漕运,威慑诸侯国的重要力量,但相较于战果辉煌的地方楼船士,汉的中央水师虽然在当时有一定威名,在整个西汉军事史上,却是籍籍无名的存在了。本文简单对其进行了一些梳理,更详细的内容,还有待方家挖掘。
参考著作/论文:
1.刘璐:《秦汉水运交通研究》
2.王子今:《秦汉交通史稿》
3.《中国战争史》
4.孙占民、程林:《秦汉楼船考》
5.张宁、张旭:《汉昆明池的兴废与功能考辩》
6.王子今:《汉代的楼船和楼船军》
7.刘亮:《黄头军考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