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刚发觉自己近视的时候 心理活动都非常统一 想的都是 “我这肯定是假性近视!” “想想办法,万一就恢复了喃?” 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 多数人最后还是戴上了眼镜 变成了正儿八经的近视眼
那么问题来了 “假性近视”到底能不能恢复?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度数比较低的时候那还不叫近视,而是正常视力和近视的中间地带——假性近视。 又听很多人说:假性近视还有救,吃吃药、搞搞按摩,视力就恢复了…… 先给大家泼一盆冷水,只要是被确诊为近视,哪怕度数较低,不对其进行矫正的情况下,正常视力的日子那是一去不返了。 近视的本质,实际上是眼轴长度与眼球屈光力不匹配,导致光线无法聚焦在视网膜上。
至于近视眼手术,只是拆东墙补西墙,从其他方向弯道超车,对视力进行补偿。 很多人可能又会问了,有不少“假性近视”的人最后好了,又是咋个回事? 其实这些所谓的“近视过又好了”的人,可能就没有真正变成近视。所谓的假性近视,只是用眼过度导致睫状肌痉挛,眼睛出现了一些类似近视的症状,比如看远处的东西模糊。
这种情况下,其实哪怕不采取吃药按摩之类的治疗手段,好好休息,也是可以恢复的。 不过,不一定所有人都是这种情况,往往有相当多近视患者误以为自己是“假性近视”,从而耽误治疗,加深度数。 如果眼睛出现近视症状,最好还是去眼科做一下详细检查,让医生来判断。 在正规医疗机构,一旦经过睫状肌麻痹,准确地医学验光后发现了近视,便是无法治愈的。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加强监管,禁用“近视治愈”等宣传用语。
首先替眼镜伸个冤,戴眼镜虽然不能让近视恢复,但也不会让近视加深。 相反,近视的人不戴眼镜,看东西会非常非常累,加重眼疲劳。
假性近视可以看做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恰当地用眼,导致的一过性的近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呢?一共有两个口诀。 “一尺一拳一寸” 首先,书写阅读时要保持用眼距离合理、头位端正,坚持“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离书本一尺(约33厘米),胸口离桌沿一拳(约10厘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约3厘米)。 不要趴在桌上,躺在床上,在行驶的车厢里阅读。
“20—20—20” 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后,抬头远眺20英尺(6米)外至少20秒以上。 此外,还应保证合理的环境光线,在白天时,充分利用自然光线,避免阳光直射,在夜间用眼时,需开启台灯进行照明,室内还应使用适当的背景光源。
近视度数上涨,影响的不只是视物能力,往往还会增加病变的风险。 近视度数在600度以上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人群的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视神经病变等致盲性眼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及时使用合适的近视防控措施,可以有效地推迟近视的发病年龄,有效地控制近视进展速度,从而减少因为高度近视引发的相关并发症。
一旦经过正规医疗机构在散瞳验光后确诊近视,应该及时进行科学地干预。目前近视虽然无法被治愈,但可预防可控制。 目前有以下干预措施可用于近视控制: ●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 角膜塑形镜 ● 离焦设计的软性隐形眼镜 ● 离焦设计的框架眼镜 ● 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 ● 低强度红光照射 注意!每种措施都有其适应症禁忌症,不是乱用的哈。 一定要到专业的门诊进行专业咨询后使用,不要听从周围人的使用建议后盲目跟风。 声明:本文系医学相关教育科普文章,不涉及具体治疗方法或医疗行为,不得替代医院就诊行为。
来源:科普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