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记者 罗朝淑 4年前,73岁的张老先生开始出现腿部疼痛,体检时查出膝关节和髋关节有问题。在专家的建议下,张老先生于2021年在上海一家三甲医院进行了膝关节的微创手术,修补半月板撕裂并清除痛风石。但出于对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恐惧,对髋关节的问题张老先生一直不敢面对,因而一拖再拖。后来,医生通过人工智能精准评估了张老先生的骨骼状况,并为他找到了最佳的手术方案。术后2天,张老先生就下床走动了。 早期疾病筛查可将“治疗机会窗口”前移 “髋关节置换是骨科手术级别最高的一种手术,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进行术前评估和手术规划,相当于在手术之前做一次彩排,会让真正的手术过程更加顺利。”近日,在“骨关节健康中国行——骨科人工智能协同创新项目”智能评估启动会上,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张先龙表示,“骨关节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却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我们希望能有更多人提升对骨关节疾病的认识,因为对患者来说,最好的治疗就是预防。” 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骨关节炎患者数量达5.95亿。预计到2050年,全球将有近10亿人受骨关节炎困扰骨关节疾病会限制个体的身体活动能力。我国更是骨关节炎的重灾区。近年来,骨关节炎在我国持续增长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但因其病情极具隐匿性,常被患者忽视,极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统计表明,我国骨关节炎患者已超1.4亿人,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接近20%,低骨量率接近50%。在7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骨关节炎是导致运动失能和致残的第七大原因。 “关节炎、骨质疏松等疾病会导致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使得行走、上楼梯等日常活动变得困难。这种身体上的限制不仅影响了患者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还可能导致社交隔离和心理压力。因而进行早期疾病筛查,将‘治疗机会窗口’前移,已成为当前骨关节健康管理的重大课题。”张先龙说。 人工智能助力早期骨健康筛查和评估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付中国教授说:“通过早期预防、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以减轻骨关节疾病带来的负担,保护个体的身体功能和心理健康,从而提高整体生命质量。”他认为,利用人工智能三维手术模拟软件以及基于该创新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升华的骨科智能评估产品,这些创新的数字技术都将高效辅助医生帮助更多患者实施精准化、智能化、个体化的临床救治。 “骨科疾病亟须精准且有效的早期评估干预技术,来减缓骨科疾病一经发现便是重疾的发生率。”国家卫生健康委老年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孙亮指出,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群面临肌肉骨骼健康和运动功能维护的问题,创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未来相关疾病早期筛查和风险评估的重要辅助工具,促进以骨骼健康为代表的老年健康事业朝着精准化、智能化的方向高速发展。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田华教授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为医疗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早期评估,预测其发展趋势,从而制定出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使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就得到有效治疗。 责任编辑:胡利娟 转自中国科普网 个人感想: 绝大多数人到了年纪,关节就开始出现毛病了,轻者麻痹酸痛,重者影响站立行走。如果真的有先进的人工智能介入医疗,提前给出更好的解决方案,也算是患者的福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