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大帝,又称东岳泰山君,是东岳泰山之神。农历三月廿八为泰山神东岳大帝圣诞。
中国古代流行“五行”说,故而有“五岳”的说法。其中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说;“泰山者,乃群山之祖、五岳之宗,天帝之孙,神灵之府也!”《五岳真形图》称“东岱岳泰山,乃天帝之孙”,在三十六小洞天之中,称为“第二蓬玄太空洞天”,是成兴公真人得道处。位于山东省泰安、济南之间。古称岱山,又名岱宗,春秋时改称泰山。其地处我国东部,故有东岳之称。总面积400多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545米,山势雄伟,号称“东山一柱”。古迹众多,为我国名山之首,素有“五岳独尊”、“五岳之长”的美誉。泰山自古就是帝王举行封禅大典祭告天地的重要活动场所。相传三代之前已有七十二位君主来此封禅,之后历代君王或封禅或祭祀泰山。
秦汉之前,古人认为泰山为“峻极之地”,是人与天相通的神地所在,对之特别崇拜畏敬,谓泰山之神即东岳大帝。秦汉以降,泰山神的影响逐渐渗透社会各阶层,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于是泰山神作为阴阳交代,万物之始的神灵,在保国安民、太平长寿的基础上引伸为可以召人魂魄、统摄鬼魂的冥间之主。到了唐代,武后垂拱二年(686)七月初一日封东岳为“神岳天中王”;万岁通天元年(696)四月初一日又尊封为“天齐君”。唐开元十三年(725)玄宗皇帝加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7)十月十五日,诏封为“东岳天齐仁圣王”。祥符四年(1011)加封尊号为“东岳天齐仁圣帝”。元代加封为“天齐大生仁圣帝”,明代又恢复为东岳泰山神。
泰山神作为泰山的化身,是上天与人间沟通的神圣使者,是历代帝王受命于天,治理天下的保护神。帝王登基,必先到泰山封禅告天。根据中国古老的阴阳五行学说,泰山位居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也是万物发祥之地,因此泰山神具有主生、主死的重要职能,并由此延伸出几项具体职能:新旧相代,固国安民;延年益寿,长命成仙;福禄官职,贵贱高下;生死之期,鬼魂之统。
在道教经典中,东岳大帝为执掌人间赏罚和生死大事之神。“岱岳者,主与世间人民官职及定生死之期,兼注贵贱之分,长短之事。”《云笈七签》卷79《五岳真形图序》称,“东岳泰山君领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帅也,血食庙祠所宗者也。世俗所奉鬼祠邪精之神,而死者皆归泰山受罪考焉。诸得佩五岳真形入经山林及太山诸山百川,神皆出境迎拜子也。”汉代以后,盛传人死后,神魂要回归泰山,于是登天之途,又变为专治冥鬼的地府。故古人有诗说:“常恐游岱宗(泰山),不复见故人。”
东岳大帝身世众说纷纭,有金虹氏说、太昊说、盘古说、天孙说、黄飞虎说等。《神异经》:“昔盘古氏五世之苗裔曰赫天氏,曰胥勃氏,曰立英氏,子曰金轮氏,弟曰少海氏,妻曰弥轮仙女,夜梦吞二日,觉而有娠,生二子,长曰金蝉氏,次曰金虹氏,金虹氏即东岳帝君也。伏羲时封为古岁太华真人,至神农时赐天符都宫号,至汉明帝封太山元帅,掌人世居民贵贱高下长短之事,十八地狱六真簿籍,七十二司生死之期。”
据道教经典记载,东岳大帝“常服青袍,戴苍碧七称之冠,佩通阳太平之印,统领百神,乘驭青龙(按五行说,东方卫木,色青,主升),主治死生及人世贵贱,为冥府众鬼之主帅,形象威猛,权势显赫。
我国历史上的历代帝王,从秦始皇到清乾隆帝,都曾接踵到泰山进行过封禅祭扫活动。所谓泰山封禅,据《茶香室丛钞》引《史记正义》云:“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神道属天,王者即封泰山以报天,则泰山有神道矣。鬼道属地,王者既禅泰山下小山,如云云、亭亭、梁父、蒿里诸山以报地,则云云、亭亭、梁父、蒿里诸山有鬼道矣。”
中国古代流行“五行”说,故而有“五岳”的说法。其中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说;“泰山者,乃群山之祖、五岳之宗,天帝之孙,神灵之府也!”《五岳真形图》称“东岱岳泰山,乃天帝之孙”,在三十六小洞天之中,称为“第二蓬玄太空洞天”,是成兴公真人得道处。位于山东省泰安、济南之间。古称岱山,又名岱宗,春秋时改称泰山。其地处我国东部,故有东岳之称。总面积400多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545米,山势雄伟,号称“东山一柱”。古迹众多,为我国名山之首,素有“五岳独尊”、“五岳之长”的美誉。泰山自古就是帝王举行封禅大典祭告天地的重要活动场所。相传三代之前已有七十二位君主来此封禅,之后历代君王或封禅或祭祀泰山。
秦汉之前,古人认为泰山为“峻极之地”,是人与天相通的神地所在,对之特别崇拜畏敬,谓泰山之神即东岳大帝。秦汉以降,泰山神的影响逐渐渗透社会各阶层,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于是泰山神作为阴阳交代,万物之始的神灵,在保国安民、太平长寿的基础上引伸为可以召人魂魄、统摄鬼魂的冥间之主。到了唐代,武后垂拱二年(686)七月初一日封东岳为“神岳天中王”;万岁通天元年(696)四月初一日又尊封为“天齐君”。唐开元十三年(725)玄宗皇帝加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7)十月十五日,诏封为“东岳天齐仁圣王”。祥符四年(1011)加封尊号为“东岳天齐仁圣帝”。元代加封为“天齐大生仁圣帝”,明代又恢复为东岳泰山神。
泰山神作为泰山的化身,是上天与人间沟通的神圣使者,是历代帝王受命于天,治理天下的保护神。帝王登基,必先到泰山封禅告天。根据中国古老的阴阳五行学说,泰山位居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也是万物发祥之地,因此泰山神具有主生、主死的重要职能,并由此延伸出几项具体职能:新旧相代,固国安民;延年益寿,长命成仙;福禄官职,贵贱高下;生死之期,鬼魂之统。
在道教经典中,东岳大帝为执掌人间赏罚和生死大事之神。“岱岳者,主与世间人民官职及定生死之期,兼注贵贱之分,长短之事。”《云笈七签》卷79《五岳真形图序》称,“东岳泰山君领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帅也,血食庙祠所宗者也。世俗所奉鬼祠邪精之神,而死者皆归泰山受罪考焉。诸得佩五岳真形入经山林及太山诸山百川,神皆出境迎拜子也。”汉代以后,盛传人死后,神魂要回归泰山,于是登天之途,又变为专治冥鬼的地府。故古人有诗说:“常恐游岱宗(泰山),不复见故人。”
东岳大帝身世众说纷纭,有金虹氏说、太昊说、盘古说、天孙说、黄飞虎说等。《神异经》:“昔盘古氏五世之苗裔曰赫天氏,曰胥勃氏,曰立英氏,子曰金轮氏,弟曰少海氏,妻曰弥轮仙女,夜梦吞二日,觉而有娠,生二子,长曰金蝉氏,次曰金虹氏,金虹氏即东岳帝君也。伏羲时封为古岁太华真人,至神农时赐天符都宫号,至汉明帝封太山元帅,掌人世居民贵贱高下长短之事,十八地狱六真簿籍,七十二司生死之期。”
据道教经典记载,东岳大帝“常服青袍,戴苍碧七称之冠,佩通阳太平之印,统领百神,乘驭青龙(按五行说,东方卫木,色青,主升),主治死生及人世贵贱,为冥府众鬼之主帅,形象威猛,权势显赫。
我国历史上的历代帝王,从秦始皇到清乾隆帝,都曾接踵到泰山进行过封禅祭扫活动。所谓泰山封禅,据《茶香室丛钞》引《史记正义》云:“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神道属天,王者即封泰山以报天,则泰山有神道矣。鬼道属地,王者既禅泰山下小山,如云云、亭亭、梁父、蒿里诸山以报地,则云云、亭亭、梁父、蒿里诸山有鬼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