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富宋”之名深入人心,不过宋代的“积贫积弱”却比它的富裕繁华还要出名。按理说,本不该如此,因为这曾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北宋年间有曹彬、李继隆、狄青、种世横、折惟忠……南宋时期也有刘锜、岳飞、韩世忠、孟拱……
遗憾的是,这些能征善战的名将,都未能挽救大宋王朝的倾颓。或许,我们能从一代名将狄青的悲剧人生中,略窥一二。军功卓著的他,为何会遭受文臣的一致排挤;赤胆忠心的他,又为何会被宋仁宗所忌惮?
究其根源,这显然离不开宋代“右文抑武”的基本国策。而一代名将狄青,正是这种“扭曲”制度下的牺牲品……
一、流星的陨落:狄青之死
狄青成名于宋夏之战期间。短短数年,他就从一个下级军官“坐火箭般”地升任为马军都指挥使,而后又迁为枢密副使。后来,越南的侬智高叛变,在宋仁宗与宰相庞籍的支持下,狄青作为主将出征,一战成名。
得胜而归的狄青,再次受到宋仁宗的嘉奖。后者迫不及待,要将狄青提拔为枢密使,好让他成为执掌大宋军事的“一把手”。不曾想到,恰恰是曾为狄青出征而力排众议的庞籍,率先站出来表示反对。
据《宋史·庞籍传》记载:“昔太祖时,慕容延钊将兵一举得荆南、湖南之地,不过迁官、加爵邑、锡金帛;曹彬平江南,太祖赐钱二十万贯。青殄戮凶丑,诚可褒赏,然方于延钊与彬之功,不逮远矣。”
之前还对狄青“和颜悦色”的庞籍,如同变脸一般,不仅以“殄戮凶丑”贬低狄青,还用慕容延钊、曹彬旧事为例,试图削弱狄青平定侬智高的功绩。见此,宋仁宗一度打消这个念头;但在梁适的劝说下,他还是让狄青“转正”了。
这一下,可算是“捅了马蜂窝”。原本狄青出任枢密副使时,便曾有朝臣激烈反对;现在他转正为枢密使,算是彻底扎到这群文官的神经了。至和三年(1056年),文坛“大佬”欧阳修亲自出面,他连上三封奏疏,用极具煽动性的话语以及一些“莫须有”的污蔑,动摇了宋仁宗的决心。
于是,在一干文臣的联名抗议之下,狄青终于遭到罢免,“出判陈州”。至次年三月,狄青发病卒,时年49岁。据南宋王楙《野客丛书》记载:“青在镇,每月两遣中使抚问,青闻中使来,即惊疑终日,不半年疾作而卒。”
二、文臣的降智:理由何在
很难想象,狄青之死的最大推手,是一群“高风亮节”的士大夫。
欧阳修与狄青没有私人恩怨,却不惜对其进行“妖魔化”。他虽承认狄青任枢密使期间“未见过失”,但仍将京中水灾强行安在狄青头上:“水者,阴也。兵亦阴也,武臣亦阴也,以此类推而易见者。天之谴告,苟不虚发。”意思是说:陛下您让一个武官出任枢密使,已经开罪上天了……
相较于欧阳修的“欲加之罪”,文彦博的手段更为高明。宋仁宗称狄青“此为忠臣”,文彦博也跟着承认他“忠谨有素”,但却接着反问道:“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仁宗默然。
在这场浩浩荡荡的“反狄”运动中,北宋文臣群体似乎被集体“降智”,令人殊为不解。欧阳修为何强词夺理、牵强附会,也要攀咬狄青?文彦博又为何不顾同乡之谊,对狄青发出致命一击?
显然,狄青担任枢密使一职,已成为本朝最为严重的“隐患”。文彦博所言“无他,朝廷疑尔”,即在此处。忠心耿耿的狄青,何以令朝廷怀疑?盖因其武官出身!
唐五代以来,藩镇割据,武将干政的局面屡见不鲜。就连武将出身的宋太祖赵匡胤,也是吃了这波“红利”才起家的。肘腋之变,近在眼前,太祖又如何能不忌惮?
因此,赵匡胤杯酒释了兵权,并向众人解释道:“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此言一出,便为宋朝“右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定下了基调。于是武官衰落,士人兴起。宋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给予读书人各种优厚待遇;与之相反的则是,越来越多的人“耻于为武”。
时陈尧咨善射,自号“小养由基”,真宗闻之,谓晏殊曰:“陈某若肯换武,当授予节钺,卿可谕之。”却不料,陈母闻言大怒,令人杖打尧咨,怒曰:“汝策名第一,父子以文章立朝为名臣,汝欲叨窃厚禄,贻羞于阀阅,忍乎?”
仅此一例,足见世人对武官的鄙夷态度。所以,哪怕狄青履立战功,但北宋文官依旧不予承认,如庞籍等人,既要仰仗狄青的军事才能,却也从未瞧得上他。譬如“黥卒”“赤老”“凶丑”之类的蔑称,更是甚嚣尘上,不绝于耳。
当然,除了狄青的“潜在威胁”以及社会风气的导向外,促使北宋文臣联手排挤狄青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也与他们的个人私欲有关。
赤胆忠心的狄青,为何遭受文臣的排挤,还被宋仁宗所忌惮
狄青一个“贼配军”,竟然堂而皇之地与北宋文臣并列,并跻身于核心决策圈当中,这难免会让文臣感到羞愧与难堪。尤其是对“屈居”在狄青之后的文臣们来说,这更像是一种“耻辱”。狄青愈是光荣,便愈发显得他们无能。
更令文臣们感到担忧的,还是宋仁宗的态度。
须知,有宋一代,行伍出身又以军功累迁至枢密使的,除了开国名将曹彬以外,便只有狄青了。而后者能在短时间内升任枢密使,显然离不开宋仁宗的支持。正是这种打破常规的破格提拔,才深深刺痛了北宋文臣。
狄青的忠诚、才能,文臣们是承认的,可他们仍旧不敢信任他。这不仅是因为唐五代以来的“前车之鉴”,更是因为宋仁宗对狄青的赏识,难免会让文臣们感到害怕:害怕武官因此而崛起,甚至在将来成为与文官们分庭抗礼的存在。
武官阶层倘若崛起,不仅会违背太祖、太宗所推行的“右文抑武”的基本国策,也将大大损害文官集团的切实利益。当然,从宋朝推行“文武分途”与“以文治武”的策略来看,武官还是很难崛起的。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狄青的平步青云,不得不令这些文臣多想。
所以,当时的文臣要不遗余力地打击狄青。这不仅是一种“防范于未然”的忧患意识,更表明了他们维护祖宗家法与自身权益的坚决态度。为此,他们不惜发动各种途径,制造舆论,给宋仁宗施压。
比如,制诰刘敞就说:“天下有大忧者,又有大可疑者,今上体平复,大优者去矣,而大疑者尚存!”又如殿中侍御史吕景初所言:“天象谪见,妖人讹言,权臣有虚声,为兵众所附,中外为之汹汹。”更为离谱的是,“狗头生角”与“宅有火光”也成了攻讦狄青的借口……
祖宗之法、民间舆论、文臣的“同仇敌忾”,以及文彦博的“诛心之语”,终是究让坚持本心的宋仁宗对狄青生出了猜疑、防范之心。至此,狄青的悲剧结局已经注定……
遗憾的是,这些能征善战的名将,都未能挽救大宋王朝的倾颓。或许,我们能从一代名将狄青的悲剧人生中,略窥一二。军功卓著的他,为何会遭受文臣的一致排挤;赤胆忠心的他,又为何会被宋仁宗所忌惮?
究其根源,这显然离不开宋代“右文抑武”的基本国策。而一代名将狄青,正是这种“扭曲”制度下的牺牲品……
一、流星的陨落:狄青之死
狄青成名于宋夏之战期间。短短数年,他就从一个下级军官“坐火箭般”地升任为马军都指挥使,而后又迁为枢密副使。后来,越南的侬智高叛变,在宋仁宗与宰相庞籍的支持下,狄青作为主将出征,一战成名。
得胜而归的狄青,再次受到宋仁宗的嘉奖。后者迫不及待,要将狄青提拔为枢密使,好让他成为执掌大宋军事的“一把手”。不曾想到,恰恰是曾为狄青出征而力排众议的庞籍,率先站出来表示反对。
据《宋史·庞籍传》记载:“昔太祖时,慕容延钊将兵一举得荆南、湖南之地,不过迁官、加爵邑、锡金帛;曹彬平江南,太祖赐钱二十万贯。青殄戮凶丑,诚可褒赏,然方于延钊与彬之功,不逮远矣。”
之前还对狄青“和颜悦色”的庞籍,如同变脸一般,不仅以“殄戮凶丑”贬低狄青,还用慕容延钊、曹彬旧事为例,试图削弱狄青平定侬智高的功绩。见此,宋仁宗一度打消这个念头;但在梁适的劝说下,他还是让狄青“转正”了。
这一下,可算是“捅了马蜂窝”。原本狄青出任枢密副使时,便曾有朝臣激烈反对;现在他转正为枢密使,算是彻底扎到这群文官的神经了。至和三年(1056年),文坛“大佬”欧阳修亲自出面,他连上三封奏疏,用极具煽动性的话语以及一些“莫须有”的污蔑,动摇了宋仁宗的决心。
于是,在一干文臣的联名抗议之下,狄青终于遭到罢免,“出判陈州”。至次年三月,狄青发病卒,时年49岁。据南宋王楙《野客丛书》记载:“青在镇,每月两遣中使抚问,青闻中使来,即惊疑终日,不半年疾作而卒。”
二、文臣的降智:理由何在
很难想象,狄青之死的最大推手,是一群“高风亮节”的士大夫。
欧阳修与狄青没有私人恩怨,却不惜对其进行“妖魔化”。他虽承认狄青任枢密使期间“未见过失”,但仍将京中水灾强行安在狄青头上:“水者,阴也。兵亦阴也,武臣亦阴也,以此类推而易见者。天之谴告,苟不虚发。”意思是说:陛下您让一个武官出任枢密使,已经开罪上天了……
相较于欧阳修的“欲加之罪”,文彦博的手段更为高明。宋仁宗称狄青“此为忠臣”,文彦博也跟着承认他“忠谨有素”,但却接着反问道:“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仁宗默然。
在这场浩浩荡荡的“反狄”运动中,北宋文臣群体似乎被集体“降智”,令人殊为不解。欧阳修为何强词夺理、牵强附会,也要攀咬狄青?文彦博又为何不顾同乡之谊,对狄青发出致命一击?
显然,狄青担任枢密使一职,已成为本朝最为严重的“隐患”。文彦博所言“无他,朝廷疑尔”,即在此处。忠心耿耿的狄青,何以令朝廷怀疑?盖因其武官出身!
唐五代以来,藩镇割据,武将干政的局面屡见不鲜。就连武将出身的宋太祖赵匡胤,也是吃了这波“红利”才起家的。肘腋之变,近在眼前,太祖又如何能不忌惮?
因此,赵匡胤杯酒释了兵权,并向众人解释道:“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此言一出,便为宋朝“右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定下了基调。于是武官衰落,士人兴起。宋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给予读书人各种优厚待遇;与之相反的则是,越来越多的人“耻于为武”。
时陈尧咨善射,自号“小养由基”,真宗闻之,谓晏殊曰:“陈某若肯换武,当授予节钺,卿可谕之。”却不料,陈母闻言大怒,令人杖打尧咨,怒曰:“汝策名第一,父子以文章立朝为名臣,汝欲叨窃厚禄,贻羞于阀阅,忍乎?”
仅此一例,足见世人对武官的鄙夷态度。所以,哪怕狄青履立战功,但北宋文官依旧不予承认,如庞籍等人,既要仰仗狄青的军事才能,却也从未瞧得上他。譬如“黥卒”“赤老”“凶丑”之类的蔑称,更是甚嚣尘上,不绝于耳。
当然,除了狄青的“潜在威胁”以及社会风气的导向外,促使北宋文臣联手排挤狄青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也与他们的个人私欲有关。
赤胆忠心的狄青,为何遭受文臣的排挤,还被宋仁宗所忌惮
狄青一个“贼配军”,竟然堂而皇之地与北宋文臣并列,并跻身于核心决策圈当中,这难免会让文臣感到羞愧与难堪。尤其是对“屈居”在狄青之后的文臣们来说,这更像是一种“耻辱”。狄青愈是光荣,便愈发显得他们无能。
更令文臣们感到担忧的,还是宋仁宗的态度。
须知,有宋一代,行伍出身又以军功累迁至枢密使的,除了开国名将曹彬以外,便只有狄青了。而后者能在短时间内升任枢密使,显然离不开宋仁宗的支持。正是这种打破常规的破格提拔,才深深刺痛了北宋文臣。
狄青的忠诚、才能,文臣们是承认的,可他们仍旧不敢信任他。这不仅是因为唐五代以来的“前车之鉴”,更是因为宋仁宗对狄青的赏识,难免会让文臣们感到害怕:害怕武官因此而崛起,甚至在将来成为与文官们分庭抗礼的存在。
武官阶层倘若崛起,不仅会违背太祖、太宗所推行的“右文抑武”的基本国策,也将大大损害文官集团的切实利益。当然,从宋朝推行“文武分途”与“以文治武”的策略来看,武官还是很难崛起的。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狄青的平步青云,不得不令这些文臣多想。
所以,当时的文臣要不遗余力地打击狄青。这不仅是一种“防范于未然”的忧患意识,更表明了他们维护祖宗家法与自身权益的坚决态度。为此,他们不惜发动各种途径,制造舆论,给宋仁宗施压。
比如,制诰刘敞就说:“天下有大忧者,又有大可疑者,今上体平复,大优者去矣,而大疑者尚存!”又如殿中侍御史吕景初所言:“天象谪见,妖人讹言,权臣有虚声,为兵众所附,中外为之汹汹。”更为离谱的是,“狗头生角”与“宅有火光”也成了攻讦狄青的借口……
祖宗之法、民间舆论、文臣的“同仇敌忾”,以及文彦博的“诛心之语”,终是究让坚持本心的宋仁宗对狄青生出了猜疑、防范之心。至此,狄青的悲剧结局已经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