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线:关乎中华文明,关乎人间烟火
文/羊城晚报记者周欣怡
“一条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这是梁思成先生在1951年发表的文章《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中,对北京中轴线的描述。梁思成是中国最早提及“中轴线”这一概念的人,在他看来,“无论是东方、西方,再没有一个民族对中轴线对称如此钟爱与恪守”。
2011年,北京市启动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工作。经过13年的努力,2024年7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北京中轴线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凡到北京旅游,必到中轴线打卡。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途经故宫、天安门、天坛等一众可感可触的历史遗迹,这条线上汇集了中外游人关于北京的最深刻印象。它是北京城的灵魂和脊梁,见证古都700余年变迁,更体现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中轴线”到底讲述了一个怎样的中国故事?
秩序之美: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的物质体现
北京市景山公园的万春亭内,总是挤满摄影发烧友和全国各地游客们的身影。因为在这里可以尽情俯瞰故宫的壮美,大气磅礴的北京城一览无余:紫禁城的核心建筑沿中轴线依次排列,其他建筑在中轴两边对称分布。
如今这条中轴线正式被列为全世界人民共享的文化遗产。
在此之前,北京已经拥有7处世界遗产,是全球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城市,中轴线上就有3处(故宫、天坛、大运河)。为什么还要把这些遗产点串联起来,另行申请为一项新的世界遗产呢?
“中轴线上的每一个遗产点价值都很高,但我们在思考,单个点的价值是否就足够能讲清楚中国故事、讲清楚中华文明?”在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文本团队负责人吕舟看来,历经元、明、清及近现代,这条7.8公里的中轴线是一个整体,共同讲述了中国人对礼和秩序的追求,表达中国古代都城规划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由此形成的独特的皇家建筑群和城市景观,成为中国特色、中国气概的典型代表。
据吕舟介绍,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是指导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而北京中轴线是中国现存历代都城中最完整地展现《考工记》提及的“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布局。
北京中轴线以南北向的居中道路为骨架,连接起宫殿、苑囿、坛庙、市肆,形成了左右均衡对称的建筑群。其中,天安门、故宫、正阳门(俗称“前门”)及周边商业街市等构成了“面朝后市”的格局,即前面是皇宫、后面是集市。位于中轴线两侧的太庙和社稷坛,则遵循了“左祖右社”的礼仪规范,左边祭祀祖先,右边祭祀土地神、五谷神。此外,城内道路的走向、尺度,建筑的大小、高度、色彩、装饰等均体现了《考工记》所强调的礼仪与秩序。
元代以后,各个朝代的主要建筑都位于这条轴线上,体现的正是“择中而居”,以“中”对称的传统观念。这也映射出中国尊崇儒家“居中不偏”的伦理思想、“中正和合”的文化传统,中轴线也成为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在城市空间秩序营造中的物质体现。
“活的遗产”:数千年绵延不绝的生命力
北京中轴线是“活的遗产”,因为它在近现代仍在扩展延伸,而它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核也仍然影响着后世。
1949年9月30日,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首都建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经过反复斟酌,最终将其建在了天安门广场上,也在中轴线上。
之后,中国革命博物馆与中国历史博物馆(两馆于2003年合并组建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建在广场的东侧,人民大会堂建在西侧,依然与“左祖右社”的传统规范相合。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由烟花组成的29个巨型“脚印”,从永定门出发,沿着古老的北京中轴线,一步步走向鸟巢。这意味着传统中轴线进一步拥有了古今交融的时代意义,中华文明正从历史深处走来,向璀璨未来奔去。
时至今日,这条线仍在向南北延伸生长:向北经过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延伸至燕山山脉;向南延伸至大兴国际机场。700年来,北京中轴线从创立到发展,再到延续,以及它对3000年前《周礼·考工记》所述的都城秩序的尊重,都清晰地表达了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绵延不绝的生命力。如今成为世界遗产后,它将以更开放包容的姿态让中国与世界联通,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人间烟火:展示当代平民老百姓的生活
北京中轴线的故事,从整体上看是一个关乎中华文明的宏大叙事,但微观来看,事关老百姓的柴米油盐。漫步在这条线上,不仅可以看到中国独有的“中”与“和”的价值观,更能感知和触摸到老百姓鲜活的日常。
例如北京人在辨认道路方位时习惯以“东西南北”来指引,这表明依托中轴线建立起来的方位概念流传至今,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每个北京居民,他们把中轴线的景物融进自己的日常生活。如今,每天清晨的天坛公园总是早早“苏醒”,周边的居民一早来到这里成群结队锻炼身体、跳舞或玩乐器,与古树、鸟鸣和旷远的天空共同绘就一幅人间烟火的画卷。对他们而言,这里不再是明清皇家的祭坛禁地,而是属于所有百姓、游人的公共园林。登景山、逛故宫、看天安门……中轴线展示着老北京的生活,更成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们“Citywalk”的首选。
北京中轴线在申遗过程中,修缮了一批重要文物建筑,整治了周边环境,将历史文化遗产串珠成链、聚链成群,使其更鲜活、更开放。
在吕舟看来,申遗之后的北京中轴线,将由原先的一个个“点”,变成一个整体性的历史文化公园,让全中国、全世界人民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进一步认识北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展示了古代皇家、达官贵人的生活,更展示了当代平民老百姓的生活。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包容性在中轴线上都能看得到。”吕舟说。
访谈
中轴线:形成于思想的延续,改变于发展的需要
中轴线之于一座城市,意义何在?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还会认同中轴线的布局及其背后的文化观念吗?近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施瑛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
东西方城市建设普遍采用中轴线布局
羊城晚报:中轴线的规划理念在城市建设中具有普遍性吗?
施瑛:在城市建设中运用中轴线的手法,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比较普遍。古埃及城市中的神庙与宫殿、古希腊和古罗马城市中的竞技场、广场群,结合地形地貌,或长或短,都用到中轴线的空间组织方法。西方文艺复兴之后特别是在巴洛克时期,直至近现代,许多城市如巴黎、柏林、罗马、华盛顿、堪培拉等,更加凸显对中轴线的运用。比如坐落在罗马城里的梵蒂冈,从梵蒂冈政府宫到圣彼得广场以及协和大道,就能很清晰地看到中轴线。正在举办奥运会的巴黎,中轴线以香榭丽舍大街为核心,东起卢浮宫,西至拉德芳斯,串联了凯旋门、协和广场、杜乐丽花园等重要城市节点。
羊城晚报:中国城建的中轴线理念是如何体现的?
施瑛:中国的汉字是象形文字,“中”字本身就鲜明地体现出对轴线与对称的审美倾向。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文献《周礼·考工记》中,就有“王城制”对都城的建设做出规定:“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种有明显中轴线的城市空间成为了中国历朝历代都城和许多省治规划建设的城市原型,唐代的长安、北宋的开封、元大都到明清北京,都有非常明显的中轴线,甚至对古代朝鲜和日本的都城规划建设也有巨大的影响。
广州也不例外。今天的广州北京路,从西汉南越国时期到清代,2000多年来从未偏移古城中轴线,北起越秀山镇海楼,经过惠爱街(今中山路)布政使司署、广州府署等官府建筑,南经承宣直街、拱北楼、雄镇街、正南门、大南直街、永清门,南面直达珠江边天字码头。这条轴线上还曾经有多座牌坊,但后来都被拆除,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当然,不是所有的历史城市都有明显中轴线,这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比如苏州城内外水系发达,苏州古城就没有明显贯穿城市的中轴线,而是依山傍水,通过水网来组织城市空间布局。但大部分城市在建城之初,都以最重要的建筑为中心,结合最主要的道路形成城市中轴线,再逐渐向两旁发展。
从中轴线“读懂”中国人的智慧气度
羊城晚报:既然中轴线的运用如此普遍,北京中轴线的独特性在哪里?
施瑛:北京城市中轴线的独特之处在于,源于“王城制”的中国城市原型,从古代、近代到现代,北京城市的总体发展脉络都在这条完整的中轴线上,甚至北京未来的开放式规划在这条线上也有所体现,各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重要建筑也分布在这一轴线上,其营建历史和规模在世界城市中相对少见。
此外,北京中轴线不仅集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所具备的具象价值,还在于它承载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现了儒家中庸之道、不偏不倚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对后世影响深远。世界可以从这条中轴线上“读懂”中国人的智慧与气度。
羊城晚报:我们注意到,2023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推进广州传统中轴线(近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怎样的意义?
施瑛:广州是中国历史上从未对外封闭的口岸城市,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是100多年前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近现代中国进步的大门就是在这里打开。如今广州的传统城市中轴线上还保留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
推进广州传统中轴线(近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将进一步拓展广州历史文化的内涵,也将使广州的近现代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利用工作更加体系化,并加深市民对本土历史文化的了解,强化对城市文物的修缮保护意识,进而推动老城更高质量地更新发展,焕发活力,让世界人民更好地共享广州城市历史文化宝贵财富。
如今出现更多更灵活的城市空间形态
羊城晚报:随着时代变迁,如今人们还会认同中轴线的布局及其背后的文化观念吗?
施瑛:不同历史时期,每条城市中轴线的形成可能有不同的动机,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仪式感的追求。东西方历史城市中轴线都体现了一种基于权力的秩序表达,是统治者对宏大纪念性格局的追求,也是出于仪式的需要。古代都城,要彰显统治者的威严,围绕中轴线进行路网设置和建筑布局,更有利于迎接军队战后凯旋,以及进行皇帝祭天、百官朝觐等仪式。如北京和巴黎、柏林等城市的中轴线,都曾经服从于权力观念的需要。
近现代城市规划的动机发生改变,中轴线主体功能也发生变化。比如在近代广州,当时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广州建立了中山纪念堂以及越秀山上的中山纪念碑,它们与广州市府合署、人民公园、海珠广场等一起构成了一条近代广州中轴线,同样是对仪式感的追求,但已经基本没有对权力的彰显,更多是为了纪念和满足公众需求。
羊城晚报:城市化对中轴线观念及其实践有何影响?
施瑛:随着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轴线更代表着经济、交通、文化等多重资源的叠加,开始承担更多现代化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分布在中轴线附近的建筑群往往是城市经济的命脉和城市特色文化的彰显地,中轴线上的公园绿地和广场也是现代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核心,城市中轴线成为公众参与各种城市活动最为集中的场所。例如广州城市新中轴线贯穿了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广州塔,南至珠江后航道的海心沙,成为世界级的现代化城市新地标。
此外,对现代城市而言,正南正北、严格对称的空间秩序逻辑也不再成为第一标准,出现了更多更灵活的城市空间形态。为了适应城市的地形和经济的发展,单一的中轴线也向多条城市中轴线发展。
总的来说,中轴线形成于思想的延续,改变于发展的需求。从起初的为少数人特权阶级服务,到如今为更广大的市民公众服务,在新时代为群众提供了更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它的变迁史也是一座城市发展史的缩影。
转侵删
文/羊城晚报记者周欣怡
“一条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这是梁思成先生在1951年发表的文章《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中,对北京中轴线的描述。梁思成是中国最早提及“中轴线”这一概念的人,在他看来,“无论是东方、西方,再没有一个民族对中轴线对称如此钟爱与恪守”。
2011年,北京市启动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工作。经过13年的努力,2024年7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北京中轴线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凡到北京旅游,必到中轴线打卡。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途经故宫、天安门、天坛等一众可感可触的历史遗迹,这条线上汇集了中外游人关于北京的最深刻印象。它是北京城的灵魂和脊梁,见证古都700余年变迁,更体现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中轴线”到底讲述了一个怎样的中国故事?
秩序之美: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的物质体现
北京市景山公园的万春亭内,总是挤满摄影发烧友和全国各地游客们的身影。因为在这里可以尽情俯瞰故宫的壮美,大气磅礴的北京城一览无余:紫禁城的核心建筑沿中轴线依次排列,其他建筑在中轴两边对称分布。
如今这条中轴线正式被列为全世界人民共享的文化遗产。
在此之前,北京已经拥有7处世界遗产,是全球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城市,中轴线上就有3处(故宫、天坛、大运河)。为什么还要把这些遗产点串联起来,另行申请为一项新的世界遗产呢?
“中轴线上的每一个遗产点价值都很高,但我们在思考,单个点的价值是否就足够能讲清楚中国故事、讲清楚中华文明?”在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文本团队负责人吕舟看来,历经元、明、清及近现代,这条7.8公里的中轴线是一个整体,共同讲述了中国人对礼和秩序的追求,表达中国古代都城规划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由此形成的独特的皇家建筑群和城市景观,成为中国特色、中国气概的典型代表。
据吕舟介绍,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是指导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而北京中轴线是中国现存历代都城中最完整地展现《考工记》提及的“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布局。
北京中轴线以南北向的居中道路为骨架,连接起宫殿、苑囿、坛庙、市肆,形成了左右均衡对称的建筑群。其中,天安门、故宫、正阳门(俗称“前门”)及周边商业街市等构成了“面朝后市”的格局,即前面是皇宫、后面是集市。位于中轴线两侧的太庙和社稷坛,则遵循了“左祖右社”的礼仪规范,左边祭祀祖先,右边祭祀土地神、五谷神。此外,城内道路的走向、尺度,建筑的大小、高度、色彩、装饰等均体现了《考工记》所强调的礼仪与秩序。
元代以后,各个朝代的主要建筑都位于这条轴线上,体现的正是“择中而居”,以“中”对称的传统观念。这也映射出中国尊崇儒家“居中不偏”的伦理思想、“中正和合”的文化传统,中轴线也成为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在城市空间秩序营造中的物质体现。
“活的遗产”:数千年绵延不绝的生命力
北京中轴线是“活的遗产”,因为它在近现代仍在扩展延伸,而它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核也仍然影响着后世。
1949年9月30日,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首都建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经过反复斟酌,最终将其建在了天安门广场上,也在中轴线上。
之后,中国革命博物馆与中国历史博物馆(两馆于2003年合并组建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建在广场的东侧,人民大会堂建在西侧,依然与“左祖右社”的传统规范相合。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由烟花组成的29个巨型“脚印”,从永定门出发,沿着古老的北京中轴线,一步步走向鸟巢。这意味着传统中轴线进一步拥有了古今交融的时代意义,中华文明正从历史深处走来,向璀璨未来奔去。
时至今日,这条线仍在向南北延伸生长:向北经过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延伸至燕山山脉;向南延伸至大兴国际机场。700年来,北京中轴线从创立到发展,再到延续,以及它对3000年前《周礼·考工记》所述的都城秩序的尊重,都清晰地表达了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绵延不绝的生命力。如今成为世界遗产后,它将以更开放包容的姿态让中国与世界联通,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人间烟火:展示当代平民老百姓的生活
北京中轴线的故事,从整体上看是一个关乎中华文明的宏大叙事,但微观来看,事关老百姓的柴米油盐。漫步在这条线上,不仅可以看到中国独有的“中”与“和”的价值观,更能感知和触摸到老百姓鲜活的日常。
例如北京人在辨认道路方位时习惯以“东西南北”来指引,这表明依托中轴线建立起来的方位概念流传至今,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每个北京居民,他们把中轴线的景物融进自己的日常生活。如今,每天清晨的天坛公园总是早早“苏醒”,周边的居民一早来到这里成群结队锻炼身体、跳舞或玩乐器,与古树、鸟鸣和旷远的天空共同绘就一幅人间烟火的画卷。对他们而言,这里不再是明清皇家的祭坛禁地,而是属于所有百姓、游人的公共园林。登景山、逛故宫、看天安门……中轴线展示着老北京的生活,更成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们“Citywalk”的首选。
北京中轴线在申遗过程中,修缮了一批重要文物建筑,整治了周边环境,将历史文化遗产串珠成链、聚链成群,使其更鲜活、更开放。
在吕舟看来,申遗之后的北京中轴线,将由原先的一个个“点”,变成一个整体性的历史文化公园,让全中国、全世界人民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进一步认识北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展示了古代皇家、达官贵人的生活,更展示了当代平民老百姓的生活。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包容性在中轴线上都能看得到。”吕舟说。
访谈
中轴线:形成于思想的延续,改变于发展的需要
中轴线之于一座城市,意义何在?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还会认同中轴线的布局及其背后的文化观念吗?近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施瑛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
东西方城市建设普遍采用中轴线布局
羊城晚报:中轴线的规划理念在城市建设中具有普遍性吗?
施瑛:在城市建设中运用中轴线的手法,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比较普遍。古埃及城市中的神庙与宫殿、古希腊和古罗马城市中的竞技场、广场群,结合地形地貌,或长或短,都用到中轴线的空间组织方法。西方文艺复兴之后特别是在巴洛克时期,直至近现代,许多城市如巴黎、柏林、罗马、华盛顿、堪培拉等,更加凸显对中轴线的运用。比如坐落在罗马城里的梵蒂冈,从梵蒂冈政府宫到圣彼得广场以及协和大道,就能很清晰地看到中轴线。正在举办奥运会的巴黎,中轴线以香榭丽舍大街为核心,东起卢浮宫,西至拉德芳斯,串联了凯旋门、协和广场、杜乐丽花园等重要城市节点。
羊城晚报:中国城建的中轴线理念是如何体现的?
施瑛:中国的汉字是象形文字,“中”字本身就鲜明地体现出对轴线与对称的审美倾向。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文献《周礼·考工记》中,就有“王城制”对都城的建设做出规定:“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种有明显中轴线的城市空间成为了中国历朝历代都城和许多省治规划建设的城市原型,唐代的长安、北宋的开封、元大都到明清北京,都有非常明显的中轴线,甚至对古代朝鲜和日本的都城规划建设也有巨大的影响。
广州也不例外。今天的广州北京路,从西汉南越国时期到清代,2000多年来从未偏移古城中轴线,北起越秀山镇海楼,经过惠爱街(今中山路)布政使司署、广州府署等官府建筑,南经承宣直街、拱北楼、雄镇街、正南门、大南直街、永清门,南面直达珠江边天字码头。这条轴线上还曾经有多座牌坊,但后来都被拆除,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当然,不是所有的历史城市都有明显中轴线,这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比如苏州城内外水系发达,苏州古城就没有明显贯穿城市的中轴线,而是依山傍水,通过水网来组织城市空间布局。但大部分城市在建城之初,都以最重要的建筑为中心,结合最主要的道路形成城市中轴线,再逐渐向两旁发展。
从中轴线“读懂”中国人的智慧气度
羊城晚报:既然中轴线的运用如此普遍,北京中轴线的独特性在哪里?
施瑛:北京城市中轴线的独特之处在于,源于“王城制”的中国城市原型,从古代、近代到现代,北京城市的总体发展脉络都在这条完整的中轴线上,甚至北京未来的开放式规划在这条线上也有所体现,各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重要建筑也分布在这一轴线上,其营建历史和规模在世界城市中相对少见。
此外,北京中轴线不仅集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所具备的具象价值,还在于它承载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现了儒家中庸之道、不偏不倚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对后世影响深远。世界可以从这条中轴线上“读懂”中国人的智慧与气度。
羊城晚报:我们注意到,2023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推进广州传统中轴线(近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怎样的意义?
施瑛:广州是中国历史上从未对外封闭的口岸城市,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是100多年前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近现代中国进步的大门就是在这里打开。如今广州的传统城市中轴线上还保留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
推进广州传统中轴线(近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将进一步拓展广州历史文化的内涵,也将使广州的近现代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利用工作更加体系化,并加深市民对本土历史文化的了解,强化对城市文物的修缮保护意识,进而推动老城更高质量地更新发展,焕发活力,让世界人民更好地共享广州城市历史文化宝贵财富。
如今出现更多更灵活的城市空间形态
羊城晚报:随着时代变迁,如今人们还会认同中轴线的布局及其背后的文化观念吗?
施瑛:不同历史时期,每条城市中轴线的形成可能有不同的动机,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仪式感的追求。东西方历史城市中轴线都体现了一种基于权力的秩序表达,是统治者对宏大纪念性格局的追求,也是出于仪式的需要。古代都城,要彰显统治者的威严,围绕中轴线进行路网设置和建筑布局,更有利于迎接军队战后凯旋,以及进行皇帝祭天、百官朝觐等仪式。如北京和巴黎、柏林等城市的中轴线,都曾经服从于权力观念的需要。
近现代城市规划的动机发生改变,中轴线主体功能也发生变化。比如在近代广州,当时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广州建立了中山纪念堂以及越秀山上的中山纪念碑,它们与广州市府合署、人民公园、海珠广场等一起构成了一条近代广州中轴线,同样是对仪式感的追求,但已经基本没有对权力的彰显,更多是为了纪念和满足公众需求。
羊城晚报:城市化对中轴线观念及其实践有何影响?
施瑛:随着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轴线更代表着经济、交通、文化等多重资源的叠加,开始承担更多现代化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分布在中轴线附近的建筑群往往是城市经济的命脉和城市特色文化的彰显地,中轴线上的公园绿地和广场也是现代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核心,城市中轴线成为公众参与各种城市活动最为集中的场所。例如广州城市新中轴线贯穿了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广州塔,南至珠江后航道的海心沙,成为世界级的现代化城市新地标。
此外,对现代城市而言,正南正北、严格对称的空间秩序逻辑也不再成为第一标准,出现了更多更灵活的城市空间形态。为了适应城市的地形和经济的发展,单一的中轴线也向多条城市中轴线发展。
总的来说,中轴线形成于思想的延续,改变于发展的需求。从起初的为少数人特权阶级服务,到如今为更广大的市民公众服务,在新时代为群众提供了更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它的变迁史也是一座城市发展史的缩影。
转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