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剑、戈、矛、戟、钺……对于古代冷兵器,你能说出几个?刀、剑、戈、矛等大家了解得估计比较多,但像钺可能很多人就不知道了。也难怪,“钺”在古代兵器中,确实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它不仅用处广泛,身份也很复杂。
穿梭在历史的长河,每一件文物都是时间的信使,讲述着古往今来的故事。在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里就陈列着一件特殊的兽面青铜钺,7月17日,记者站在玻璃展柜前,试着通过这件青铜钺窥见早期“帝国”的威严。
古代王权的“私人订制”
“这件兽面青铜钺是1965年由河南新郑县(现新郑市)的一个农民送交给开封文物商店的。”文物志愿讲解员崔俊萍告诉记者,这件青铜钺出土于新郑县辛村乡望京楼夏商时期的古城遗址中。从1996年起,河南省和郑州市的文物考古部门多次对新郑县辛村乡望京楼夏商时期的古城遗址进行发掘,其商城部分,从地层关系和出土遗物的文化属性上看,属于郑州二里岗文化,年代为商代前期,这件兽面青铜钺的年代亦为商前期,现在已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据介绍,这件青铜钺长33厘米,宽31厘米,刃长38厘米,重4.27千克,整体呈梯形,刃和阑部平直,阑内两侧各有一长方形穿,用来穿绳固定在长柄上。梯形的钺身,平直的刃口,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古人的智慧和匠心。
据《史记 •周本纪 》记载,“周公旦把大钺,毕公把小钺,以夹武王”。周公与毕公地位非常接近,而所用钺仍有大小之分,说明钺的大小与使用者身份密切相关。由此可知钺在古代也有大小之分。根据其他重要遗址在墓葬中出土的青铜钺分析,结合该青铜钺的体型,专家学者推测该青铜钺的拥有者可能为望京楼城邑的地方军事首长。
兽面青铜钺身上浅浮雕兽面纹主题突出,眉骨与下面的鼻准线相连,将兽面分成对称的两部分,高耸华丽的兽眉由节状纹和云纹叠摞而成,“臣”字形眼,纹饰下部左右对称两处镂空表现兽面纹的口腔,两个半环形齿状纹表示牙齿,左右两下角是竖置的足爪。从纹饰整体上看,它是一个图案化了的、作趴伏状的兽的正面形象。高耸的兽眉,节状纹和云纹的叠加,无不展现出商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该兽面纹青铜钺器形巨大,气势恢宏,装饰精美,是早商商王王权、军权的象征。有专家认为,在至今所见的商代青铜钺中,其体量之大,造型、重量和精美程度,仅次于妇好墓中出土的青铜钺。”崔俊萍说。
商代“权力密码”
据了解,钺是一种横击的兵器大斧,与柄横装,内可嵌入柄中,用绳索通过阑上二穿与柄结扎,在古兵器中属于“劈兵”。“据专家研究,这件青铜钺很可能在战争中使用过,它既是实用的兵器,也是身份、地位和权力的象征物。”崔俊萍说。
在电影《封神》中,殷寿登基时手拿黄钺的设计,并不是导演一时兴起,而是有史料依据的。《史记•殷本纪》载:“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继。”商汤曾亲自执钺征伐,建立商王朝,而《太平御览》卷三四一引《字林》中“钺,王斧也”的记载也直接表明了钺的地位。
甲骨文和金文中“王”的字形其实就是“钺”的实际形象,商代钺既是显示权贵者威仪的仪仗器,也是法律的象征和重要刑杀工具,由掌管杀、伐之权的王者所执,是身份地位和权力的象征。所以,钺是“王者之器”,自古就是无上权力的象征。
钺除了有王权的身份,同时也是执行刑罚的权柄。《史记·周本纪》载:武王克商后“以黄钺斩纣头”。牧野之战胜利后,周武王(姬发)看到商纣王自焚后的尸体,用手中所持的代表王权的黄钺,斩下纣王的头,悬于白旗之上。《礼记·王制》中:“诸侯赐弓矢而后征,赐铁钺而后杀。”由此可见,商代钺主要由掌管杀、伐之权的王者所执,既是显示权贵者威仪的仪仗器,也是法律的象征和重要刑杀工具,是“王者之器”,是无上权力的象征。
钺的“前世今生”
钺的演变历程,就像一部精彩的史诗。从新石器时代的石斧,到商周的青铜钺,每一次变化都见证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文献资料曾提到,最初的石钺,器形比较厚重,主要是被当作生产工具使用。在庙底沟二期,社会动荡加剧,对战双方为了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将石钺的刃部变薄,弧度变大,将其改造成兵器并用于战争中。大汶口晚期至龙山时期,生产力水平进一步发展,社会结构分化,统治者权力集中,钺在军权意义上融合王权,成为象征王权的高级礼器。
“在研究中心,专家还发现钺与祭祀结合,成为神权的象征。钺材质的变化不仅反映了社会生产力与生产技术的进步,还反映了其从实用器向礼器功能的转变,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社会复杂化加剧的缩影。”崔俊萍说。
自古便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资料显示,从礼制来看,青铜器是贵族世家的标志,是庙堂中不可或缺的宝器。而钺作为权力和威严的象征,在当时社会被统治者和铸造者们赋予了更多的希望和想象。商代青铜钺在造型上繁缛狞厉,尤其是大型钺,硕大的尺寸、镂雕的兽面,展现出一种恐怖恫吓的威仪,也因此逐渐用于祭祀,成为神权的象征。
当我们走进博物馆,站在这件兽面青铜钺前,仿佛能听到千年前金戈交鸣的回声,青铜钺的每一次挥舞,都可能决定着一个时代的兴衰。它见证了商王朝的辉煌,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如今,它静静地陈列在博物馆中,成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遥远时代的一角。
转自:科普中国
穿梭在历史的长河,每一件文物都是时间的信使,讲述着古往今来的故事。在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里就陈列着一件特殊的兽面青铜钺,7月17日,记者站在玻璃展柜前,试着通过这件青铜钺窥见早期“帝国”的威严。
古代王权的“私人订制”
“这件兽面青铜钺是1965年由河南新郑县(现新郑市)的一个农民送交给开封文物商店的。”文物志愿讲解员崔俊萍告诉记者,这件青铜钺出土于新郑县辛村乡望京楼夏商时期的古城遗址中。从1996年起,河南省和郑州市的文物考古部门多次对新郑县辛村乡望京楼夏商时期的古城遗址进行发掘,其商城部分,从地层关系和出土遗物的文化属性上看,属于郑州二里岗文化,年代为商代前期,这件兽面青铜钺的年代亦为商前期,现在已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据介绍,这件青铜钺长33厘米,宽31厘米,刃长38厘米,重4.27千克,整体呈梯形,刃和阑部平直,阑内两侧各有一长方形穿,用来穿绳固定在长柄上。梯形的钺身,平直的刃口,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古人的智慧和匠心。
据《史记 •周本纪 》记载,“周公旦把大钺,毕公把小钺,以夹武王”。周公与毕公地位非常接近,而所用钺仍有大小之分,说明钺的大小与使用者身份密切相关。由此可知钺在古代也有大小之分。根据其他重要遗址在墓葬中出土的青铜钺分析,结合该青铜钺的体型,专家学者推测该青铜钺的拥有者可能为望京楼城邑的地方军事首长。
兽面青铜钺身上浅浮雕兽面纹主题突出,眉骨与下面的鼻准线相连,将兽面分成对称的两部分,高耸华丽的兽眉由节状纹和云纹叠摞而成,“臣”字形眼,纹饰下部左右对称两处镂空表现兽面纹的口腔,两个半环形齿状纹表示牙齿,左右两下角是竖置的足爪。从纹饰整体上看,它是一个图案化了的、作趴伏状的兽的正面形象。高耸的兽眉,节状纹和云纹的叠加,无不展现出商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该兽面纹青铜钺器形巨大,气势恢宏,装饰精美,是早商商王王权、军权的象征。有专家认为,在至今所见的商代青铜钺中,其体量之大,造型、重量和精美程度,仅次于妇好墓中出土的青铜钺。”崔俊萍说。
商代“权力密码”
据了解,钺是一种横击的兵器大斧,与柄横装,内可嵌入柄中,用绳索通过阑上二穿与柄结扎,在古兵器中属于“劈兵”。“据专家研究,这件青铜钺很可能在战争中使用过,它既是实用的兵器,也是身份、地位和权力的象征物。”崔俊萍说。
在电影《封神》中,殷寿登基时手拿黄钺的设计,并不是导演一时兴起,而是有史料依据的。《史记•殷本纪》载:“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继。”商汤曾亲自执钺征伐,建立商王朝,而《太平御览》卷三四一引《字林》中“钺,王斧也”的记载也直接表明了钺的地位。
甲骨文和金文中“王”的字形其实就是“钺”的实际形象,商代钺既是显示权贵者威仪的仪仗器,也是法律的象征和重要刑杀工具,由掌管杀、伐之权的王者所执,是身份地位和权力的象征。所以,钺是“王者之器”,自古就是无上权力的象征。
钺除了有王权的身份,同时也是执行刑罚的权柄。《史记·周本纪》载:武王克商后“以黄钺斩纣头”。牧野之战胜利后,周武王(姬发)看到商纣王自焚后的尸体,用手中所持的代表王权的黄钺,斩下纣王的头,悬于白旗之上。《礼记·王制》中:“诸侯赐弓矢而后征,赐铁钺而后杀。”由此可见,商代钺主要由掌管杀、伐之权的王者所执,既是显示权贵者威仪的仪仗器,也是法律的象征和重要刑杀工具,是“王者之器”,是无上权力的象征。
钺的“前世今生”
钺的演变历程,就像一部精彩的史诗。从新石器时代的石斧,到商周的青铜钺,每一次变化都见证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文献资料曾提到,最初的石钺,器形比较厚重,主要是被当作生产工具使用。在庙底沟二期,社会动荡加剧,对战双方为了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将石钺的刃部变薄,弧度变大,将其改造成兵器并用于战争中。大汶口晚期至龙山时期,生产力水平进一步发展,社会结构分化,统治者权力集中,钺在军权意义上融合王权,成为象征王权的高级礼器。
“在研究中心,专家还发现钺与祭祀结合,成为神权的象征。钺材质的变化不仅反映了社会生产力与生产技术的进步,还反映了其从实用器向礼器功能的转变,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社会复杂化加剧的缩影。”崔俊萍说。
自古便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资料显示,从礼制来看,青铜器是贵族世家的标志,是庙堂中不可或缺的宝器。而钺作为权力和威严的象征,在当时社会被统治者和铸造者们赋予了更多的希望和想象。商代青铜钺在造型上繁缛狞厉,尤其是大型钺,硕大的尺寸、镂雕的兽面,展现出一种恐怖恫吓的威仪,也因此逐渐用于祭祀,成为神权的象征。
当我们走进博物馆,站在这件兽面青铜钺前,仿佛能听到千年前金戈交鸣的回声,青铜钺的每一次挥舞,都可能决定着一个时代的兴衰。它见证了商王朝的辉煌,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如今,它静静地陈列在博物馆中,成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遥远时代的一角。
转自: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