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被 花卷树 执行加亮操作(2024-10-20)
—
小时候总被老师催着读书,入社会又被催着工作,因自己性子关系,无论哪个阶段,只要头上有“人”要求,自己就会尽力忙碌。
不止一次最晚一个走出单位,作为单位最“新”的人,实在担不上多重要的工作。有一次实在憋屈在朋友圈(或许等我发表散文集,微信就不流行了)发了一段我一天工作的碎碎念。全程无一丝空闲,一天就过去了,文字发送出去既是一种宣泄,也是一种乐呵,我经常能把无力改变的事变乐呵,也是一种天赋。
后来前任领导跟我聊天时评价了我的朋友圈 “忙忙碌碌无所得”,着实震撼了一下。是啊,那么忙碌最终也只是汇成了一些数据,能拿出来讲讲的项目一个没有。我时常用这个观念告诫自己,也警醒他人。
但遗憾的是我找不到让自己有所得的途径,就只能让自己把分配的任务做好。我们部门的主任是个忙碌的人,很少有清闲的时候。人又不是机器,总会有些私人情绪,比如她在忙工作时看到别的同事睡觉喝茶聊天,各得其所,委屈和愤懑便冲上心头。
如果我碰到这种情况,大抵会憧憬与其“同流合污”的一天,主任大概期待他们“悬崖勒马”,前面说过,她是个忙碌的人。
时逢二零二一年十一月,又一次疫情居家办公,大领导说这期间不是让你休息,有工作还是要来的,我们“奉行”这句话,一周去了两次单位,工作和查资料。而在家的日子,要按时排队核酸检测。家里毕竟不是工作环境,我每天要花很多时间想“吃什么”“剩什么”“买什么”,等到将饭菜做好端上桌吃完,往往需要两三小时,这方面我确实生疏的很,着实怪不了什么。待在家里往往不经意瞥见不规整处,就要着手整理擦洗,没有“一天工作好累”的托词,生活任务往往变繁重了。我常有愧疚负罪感,没有办法像正常上班时一样工作,这源于我一直以来的性格。看到同事的朋友圈“晒娃晒手工晒作品”,领导也抽空爬山放松身心,我知道这是居家的正常状态。为了排除这种莫名其妙的“欠”劲儿,我每天在既定的任务之外,给自己安排读书时间,连许久不学的英语也提了起来,这才感觉舒服了许多。尚有空闲看了一部几年前的电视剧《琉璃》,哭掉两包纸巾,欣赏男主角色的设定和小生的演技。
偶适主任联络,谈到最近生活状态,“真应该给你多找点事儿做”又让我升起愧疚感。情绪围绕好久不散,直至下笔时已想明白。平日里 “年轻人”按时完成工作之外随意挑拣,看书学习研究复习,大可不必自己为难自己这个“老年人”。我既憧憬“同流合污”,又何必对己身“至察至清”呢?
最重要的是,我并不认为自己“清闲”,虽然忙碌内容不一样,但我近日也觉十分充实,偶有所得皆记录下来,“为自己而写”的文字比我过去一年还多,算另一种形式的“有所得”?幸甚至哉!如果这就是“清闲”,那我姑且沉溺于贪图享受。我真诚地去点赞她们赏花看景、刺绣书法、裁衣种花,皆因学会清闲,“朋友圈同此凉热”了吧。
暮色逐深,更为释怀,呦呵,我竟然还没放下我的“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