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的长征初期阶段是突围阶段,国民党军设置了四道封锁线。
第一道是粤军陈济棠部;第二道在韶关,由湘军、粤军联手,并有中央军薛岳追堵;第三道是在湖南的良田到宜章之间,对手是湘军何健部。第四道封锁线是最后一道封锁线,分为两步,第一步在潇水以东,第二步在湘江以东。最终,在兴安、全州之间的湘江段发生了惨烈的湘江战役。
今天的小片段讲的就是湘江战役前后的干部们的回忆。
长冈铺烧死了张爱萍的马
张爱萍长征时期是红三军团第四师政治部主任,第11团、第13团政委。
在长冈铺宿营时,睡梦中半夜被坏人纵火烧了半条街,熊熊的火猛烈发展,火光冲天,青烟接云,火里烧着了子弹、手榴弹,像在进行剧烈的战斗。
天也大明后,四师抓到了纵火反革命分子,当场就被打了个半死,血肉模糊。清查着失火损失,被烧了一些子弹、手榴弹,以及一些被毯、衣服等物品。
最后,政治部总务科长向张爱萍报告说:我们政治部只烧死了两匹马,一匹是主任你的,还有一匹公用的。
黄克诚的眼镜丢了
但糟糕的是,睡梦中慌忙跑出来的四师政委黄克诚的近视眼镜丢了,急得对政治部主任张爱萍连声喊糟糕,眼镜丢掉了,怎么办呢。
张爱萍也没啥办法,只好对黄克诚的特务员说:老表!你再去找一次!如果没有眼镜,这瞎子怎么办呢?
不知道后来有没有找到。
文市镇买不到烟
道县在潇水中游,那时候叫道州,红一军团是下午三点攻占的道州。
彭加伦,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科长。
道县再向西,进入广西全州的文市镇,地方不大,有几十家店铺,东西也不多,早就被前面的部队买光了。
走遍了全街,彭加伦也没有买到一包纸烟。
后卫红五军团13师紧急渡湘江
湘江战役中,红五军团是后卫,13师在距离湘江150里的地方阻击。13师在三面包围中与敌战斗了一天,完成了掩护主力渡过湘江的任务。
太阳西斜时,13师才开始撤退。走了60里时,已经是夜晚9点钟。这时13师离湘水还有90里,前方传来消息,敌人正向湘水我军渡口进攻。
于是,打了一天仗,已经走了60里路,还没有吃到一顿饭的13师,又开始继续奔跑,一口气跑了90里,天还未亮时,到达了湘水河边。
湘水悠悠,凉气袭人,战士们不管水凉流急,毫不犹豫,脱去鞋袜,扑通跳在水里,河水冰凉入骨,战士们唱起兴国山歌互相鼓励着渡过了湘江。
红八军团在湘江战役
莫文骅,红八军团宣传部长。年轻的红八军团是长征突围时产生的。她的产生,就是长征的开始。
几个月来的数省的转战中,年轻的红八军团都是担任侧卫。湘江战役,原本由湖南永明入广西灌阳的任务改变,红八军团奉命折回湖南道州,日夜兼程归建红军主力。
追红军主力的敌人和红八军团平行前进。红八军团走了两天两晚,没有吃,也没有休息。
赶到主力时,红军主力正在与追击的敌人剧战中。没有战斗任务的红八军团在熗林弹雨中穿过了空中的飞机轰炸,继续前进。
红八军团当晚在水车宿营,天未明便出发,随红九军团前进,担任左翼,水车则留下了红五军团34师掩护。
走着走着,红八军团尖刀排长突然受伤倒地,敌人已经占领了阵地!
这真是咄咄怪事。红九军团才过去,为什么又有一支敌兵从中间插了进来?
原来红九军团已经过去了一个多钟头,这支敌兵是从灌广西阳才赶到的桂军。
这时是下午三点,情况危急,后面红五军团34师已经跟上来了,前面红八军团又被桂军挡住了去路。腹背受敌,很可能被包了饺子。
红八军团的部署是,战斗部队在前面攻击,战斗部队以外的行李伙食担子马匹担架四散在山上各寻荫蔽的位置。这时,突然飞来敌机两架,离地面不过300米,用机关熗疯狂扫射。情况更加严重了。
正面不能通过,如何赶上红军主力,红八军团首长们会议后决定,留下战斗部队正面对峙桂军,后方部队与行李在敌机去后,从侧面集中向红军主力的方向而去。
后方部队走后,战斗部队也在黄昏时撤回,沿后方部队所去的路前进。
莫文骅那时是随着战斗部队的,赶上了后方部队,找到饲养员,骑上马,在马上打着瞌睡走了一夜。
天明时,发现红军主力已过了湘江,离此约40里路,于是红八军团不得不再向前赶,赶到广西的麻子渡渡河。
烧书
莫文骅看到,马路旁边这一堆那一堆的军事政治书籍。有的原本未动,有的扯烂了,有的一页一页的散发满地,有的正在烧毁。
里面有列宁主义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土地问题、中国革命基本问题、战略学等书籍,还有许多地图、书夹、外文书籍等。
前面的部队为了便于行军作战而减轻行李担子,因此将大批宝贵的书,不得不烧了。
红八军团也当了后卫
早上8点,在离麻子渡还有10里路时,又遇到敌机扫射,但这次红八军团连隐蔽散开也来不及了,不得已的时候,才稍靠两边闪开。只好牺牲一批人马,抢时间保持前进。
此时,红五军团34师已另走别条路去了,殿后的便成了红八军团。在麻子渡前,红八军团停了下来,组织阻击阵地,与敌人肉搏数次,剧战一小时,将敌人打坍,制止了敌人。
打坍,这个词在回忆中经常出现。
掩护的任务完结后,红八军团节节抗退,安全渡河,艰苦的完成了掩护任务。过湘江后,红八军团随主力向兴安县附近的越城岭山脉前进去了。
过湘江后,全州方向的敌人向红八军团右翼友军的阵地攻击更猛了。
那么,右翼友军是哪部分红军呢?
红一军团在湘江战役
谭政,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委员、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莫文骅所讲的全州友军,正是红一军团红一师、红二师,红一师任左翼,红二师任右翼。
全州战斗
全州战斗,是长征战役中剧烈的一仗,也是红军突破封锁线最后的一仗。此战过后,红军长征就进入了伟大转折阶段了。
1934年11月25日,红一师还在道县城河的西岸阻敌。
1934年11月28日,完成三天阻击后,红一师星夜出发,奉命赶赴全州作战。红一师以一天又半晚的时间,日夜兼程到达了全州附近,突破最后封锁线的决战,便从此开始。
第一天,敌全力出击,向觉山猛攻,从拂晓到黄昏,敌人占领觉山,我军则在水头、下陂田集结。
第二天,红一军团向敌猛扑,恢复了昨天的一些阵地。是日,敌三个师全部出击,敌机6、7架,不断的在空中盘旋,向我掷弹,敌步兵亦不断地向我正面猛扑。
红一师两个团在左翼,一个团在正面,敌以全力向我正面出击,我第三团在下陂田附近,与敌反复冲锋五秒5、6次,敌未得逞,遂转攻为守。
此时,红一师已经连续四晚没有睡眠,一天多没有吃饭,战士们也都到了极限,因此也未向敌出击,正面战争便告沉寂。
敌人迂回侧击
大家正在谈笑,突然间,后面发现熗声,但因四面几十里路都是浓密的森林,丝毫不能展望。右翼的熗声越响越近了,红一师判断,敌人是从右翼向我迂回来了。
结果,红一师第三团的两个营,被敌人包围,一个营急忙从左边冲出,与红一师一二团会合。
另一个营从右翼冲出,却正当敌之来路。当这个营越过森林,到达马路上集结后,大家迷失了方向。敌人成四路纵队从马路上冲来,这个营的队伍正在紊乱,营、连长来不及掌握,即一哄而散。
好在大家都自动的依着营长所指示的目标向着左翼大山靠,经过了几天之后,这个营便相率归队了。
此时,敌之主力向红一师左翼蜂拥而来,从侧面向一二、两团施行重重迂回,一、二两团也就次第轮番的施行掩护,有组织有秩序的退出了战斗,到达瑶子江附近,利用瑶子江隘口扼守。
敌人只得在隘口外面望洋兴叹,全州战斗至此便告结束。
全州战斗的意义
全州战斗虽然没有给敌人以沉重打击,没有歼灭其有生力量,但在天然地形和人为困难的条件下,红军从敌人重重封锁重重配置的火网中,从容不迫地过来了。
证明了红军的无坚不摧,证明了红军的牢不可破。
第一道是粤军陈济棠部;第二道在韶关,由湘军、粤军联手,并有中央军薛岳追堵;第三道是在湖南的良田到宜章之间,对手是湘军何健部。第四道封锁线是最后一道封锁线,分为两步,第一步在潇水以东,第二步在湘江以东。最终,在兴安、全州之间的湘江段发生了惨烈的湘江战役。
今天的小片段讲的就是湘江战役前后的干部们的回忆。
长冈铺烧死了张爱萍的马
张爱萍长征时期是红三军团第四师政治部主任,第11团、第13团政委。
在长冈铺宿营时,睡梦中半夜被坏人纵火烧了半条街,熊熊的火猛烈发展,火光冲天,青烟接云,火里烧着了子弹、手榴弹,像在进行剧烈的战斗。
天也大明后,四师抓到了纵火反革命分子,当场就被打了个半死,血肉模糊。清查着失火损失,被烧了一些子弹、手榴弹,以及一些被毯、衣服等物品。
最后,政治部总务科长向张爱萍报告说:我们政治部只烧死了两匹马,一匹是主任你的,还有一匹公用的。
黄克诚的眼镜丢了
但糟糕的是,睡梦中慌忙跑出来的四师政委黄克诚的近视眼镜丢了,急得对政治部主任张爱萍连声喊糟糕,眼镜丢掉了,怎么办呢。
张爱萍也没啥办法,只好对黄克诚的特务员说:老表!你再去找一次!如果没有眼镜,这瞎子怎么办呢?
不知道后来有没有找到。
文市镇买不到烟
道县在潇水中游,那时候叫道州,红一军团是下午三点攻占的道州。
彭加伦,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科长。
道县再向西,进入广西全州的文市镇,地方不大,有几十家店铺,东西也不多,早就被前面的部队买光了。
走遍了全街,彭加伦也没有买到一包纸烟。
后卫红五军团13师紧急渡湘江
湘江战役中,红五军团是后卫,13师在距离湘江150里的地方阻击。13师在三面包围中与敌战斗了一天,完成了掩护主力渡过湘江的任务。
太阳西斜时,13师才开始撤退。走了60里时,已经是夜晚9点钟。这时13师离湘水还有90里,前方传来消息,敌人正向湘水我军渡口进攻。
于是,打了一天仗,已经走了60里路,还没有吃到一顿饭的13师,又开始继续奔跑,一口气跑了90里,天还未亮时,到达了湘水河边。
湘水悠悠,凉气袭人,战士们不管水凉流急,毫不犹豫,脱去鞋袜,扑通跳在水里,河水冰凉入骨,战士们唱起兴国山歌互相鼓励着渡过了湘江。
红八军团在湘江战役
莫文骅,红八军团宣传部长。年轻的红八军团是长征突围时产生的。她的产生,就是长征的开始。
几个月来的数省的转战中,年轻的红八军团都是担任侧卫。湘江战役,原本由湖南永明入广西灌阳的任务改变,红八军团奉命折回湖南道州,日夜兼程归建红军主力。
追红军主力的敌人和红八军团平行前进。红八军团走了两天两晚,没有吃,也没有休息。
赶到主力时,红军主力正在与追击的敌人剧战中。没有战斗任务的红八军团在熗林弹雨中穿过了空中的飞机轰炸,继续前进。
红八军团当晚在水车宿营,天未明便出发,随红九军团前进,担任左翼,水车则留下了红五军团34师掩护。
走着走着,红八军团尖刀排长突然受伤倒地,敌人已经占领了阵地!
这真是咄咄怪事。红九军团才过去,为什么又有一支敌兵从中间插了进来?
原来红九军团已经过去了一个多钟头,这支敌兵是从灌广西阳才赶到的桂军。
这时是下午三点,情况危急,后面红五军团34师已经跟上来了,前面红八军团又被桂军挡住了去路。腹背受敌,很可能被包了饺子。
红八军团的部署是,战斗部队在前面攻击,战斗部队以外的行李伙食担子马匹担架四散在山上各寻荫蔽的位置。这时,突然飞来敌机两架,离地面不过300米,用机关熗疯狂扫射。情况更加严重了。
正面不能通过,如何赶上红军主力,红八军团首长们会议后决定,留下战斗部队正面对峙桂军,后方部队与行李在敌机去后,从侧面集中向红军主力的方向而去。
后方部队走后,战斗部队也在黄昏时撤回,沿后方部队所去的路前进。
莫文骅那时是随着战斗部队的,赶上了后方部队,找到饲养员,骑上马,在马上打着瞌睡走了一夜。
天明时,发现红军主力已过了湘江,离此约40里路,于是红八军团不得不再向前赶,赶到广西的麻子渡渡河。
烧书
莫文骅看到,马路旁边这一堆那一堆的军事政治书籍。有的原本未动,有的扯烂了,有的一页一页的散发满地,有的正在烧毁。
里面有列宁主义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土地问题、中国革命基本问题、战略学等书籍,还有许多地图、书夹、外文书籍等。
前面的部队为了便于行军作战而减轻行李担子,因此将大批宝贵的书,不得不烧了。
红八军团也当了后卫
早上8点,在离麻子渡还有10里路时,又遇到敌机扫射,但这次红八军团连隐蔽散开也来不及了,不得已的时候,才稍靠两边闪开。只好牺牲一批人马,抢时间保持前进。
此时,红五军团34师已另走别条路去了,殿后的便成了红八军团。在麻子渡前,红八军团停了下来,组织阻击阵地,与敌人肉搏数次,剧战一小时,将敌人打坍,制止了敌人。
打坍,这个词在回忆中经常出现。
掩护的任务完结后,红八军团节节抗退,安全渡河,艰苦的完成了掩护任务。过湘江后,红八军团随主力向兴安县附近的越城岭山脉前进去了。
过湘江后,全州方向的敌人向红八军团右翼友军的阵地攻击更猛了。
那么,右翼友军是哪部分红军呢?
红一军团在湘江战役
谭政,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委员、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莫文骅所讲的全州友军,正是红一军团红一师、红二师,红一师任左翼,红二师任右翼。
全州战斗
全州战斗,是长征战役中剧烈的一仗,也是红军突破封锁线最后的一仗。此战过后,红军长征就进入了伟大转折阶段了。
1934年11月25日,红一师还在道县城河的西岸阻敌。
1934年11月28日,完成三天阻击后,红一师星夜出发,奉命赶赴全州作战。红一师以一天又半晚的时间,日夜兼程到达了全州附近,突破最后封锁线的决战,便从此开始。
第一天,敌全力出击,向觉山猛攻,从拂晓到黄昏,敌人占领觉山,我军则在水头、下陂田集结。
第二天,红一军团向敌猛扑,恢复了昨天的一些阵地。是日,敌三个师全部出击,敌机6、7架,不断的在空中盘旋,向我掷弹,敌步兵亦不断地向我正面猛扑。
红一师两个团在左翼,一个团在正面,敌以全力向我正面出击,我第三团在下陂田附近,与敌反复冲锋五秒5、6次,敌未得逞,遂转攻为守。
此时,红一师已经连续四晚没有睡眠,一天多没有吃饭,战士们也都到了极限,因此也未向敌出击,正面战争便告沉寂。
敌人迂回侧击
大家正在谈笑,突然间,后面发现熗声,但因四面几十里路都是浓密的森林,丝毫不能展望。右翼的熗声越响越近了,红一师判断,敌人是从右翼向我迂回来了。
结果,红一师第三团的两个营,被敌人包围,一个营急忙从左边冲出,与红一师一二团会合。
另一个营从右翼冲出,却正当敌之来路。当这个营越过森林,到达马路上集结后,大家迷失了方向。敌人成四路纵队从马路上冲来,这个营的队伍正在紊乱,营、连长来不及掌握,即一哄而散。
好在大家都自动的依着营长所指示的目标向着左翼大山靠,经过了几天之后,这个营便相率归队了。
此时,敌之主力向红一师左翼蜂拥而来,从侧面向一二、两团施行重重迂回,一、二两团也就次第轮番的施行掩护,有组织有秩序的退出了战斗,到达瑶子江附近,利用瑶子江隘口扼守。
敌人只得在隘口外面望洋兴叹,全州战斗至此便告结束。
全州战斗的意义
全州战斗虽然没有给敌人以沉重打击,没有歼灭其有生力量,但在天然地形和人为困难的条件下,红军从敌人重重封锁重重配置的火网中,从容不迫地过来了。
证明了红军的无坚不摧,证明了红军的牢不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