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评: 王蓉2005年6月3日发行的《爸爸妈妈》,她本人作词作曲并演唱。这首看似温情的歌曲中,王蓉以“雨蝶”为隐喻,讲述了一个关于成长、离别与自我觉醒的故事。 这首歌绝非简单的抒发亲情,而是一场向上沟通对话的尝试,一次关于中国式家庭关系的深刻反思。王蓉以她独特的音乐语言,将黑眼豆豆的《the apl song》进行大胆改编融合,创造出一首既现代又传统的歌曲,非常贴合中国国情,引起听众共鸣。 歌词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对话性特征,王蓉采用了:“哦嘿妈妈、哦嘿爸爸”这种口语化的表达,打破了传统亲情歌曲的抒情距离感。当唱到“那天你再次为我悄悄流下泪”时,王蓉的嗓音处理极为细腻,通过气息的轻微颤抖传递出对父母心痛的感同身受。而“滴滴落在我心扉”中的“滴滴”二字,在她婉转的歌声里,仿佛真的让听众听到了泪水坠落的声音。 歌曲中最引人深思的是“雨蝶”这一核心意象。“我爱他,他是我心中的那只雨蝶,飞呀飞,飞到我心里面化成茧”。这里的“雨蝶”既象征爱情,也暗藏着女孩自我意识的觉醒过程。王蓉在演唱“飞呀飞”采用了略带童真的音色,唱到“化成茧”时又转为更加成熟的音质,巧妙地用声音演绎了从依赖到独立的转变,自我慢慢成长。 编曲上的中西合璧同样耐人寻味。歌曲以简洁的钢琴引入,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但进入副歌后,明显受到黑眼豆豆影响的节奏型突然加入,带来一种冲破束缚的动感。这种编排恰好对应歌词中“这次我独自离开,寻找另一种生活”的宣言,编曲与歌词形成完美的呼应。 王蓉将西方流行音乐元素与中国经典爱情传说完美融合:“共谱成一曲祝英台和梁山伯”。这种跨越时空的文化嫁接,也表达了新一代中国人身份认同的混杂性,既无法完全脱离传统,又渴望拥抱现代性。现在也有很多这样的歌曲体现,无疑这首歌是一种完美的表达。 王蓉的演唱技巧在这首歌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主歌部分她采用接近说话的唱法,营造亲切感;而到了副歌,她迅速切换到充满张力的混声,尤其在“飞呀飞”的重复段落,每遍都有细微的音色变化,从试探到坚定,完整呈现了一个女孩成长为女人的心路历程。 歌曲中最具冲击力的段落出现在结尾部分:“爸爸妈妈,你听到了吗,这是我心里的话”。王蓉在这里放弃了所有的演唱技巧,表达了女儿希望飞翔的愿望,温柔却不失力量。这种真实感,远比任何完美的演唱更能打动人心。 《爸爸妈妈》之所以超越了一般流行歌曲的范畴,在于它勇敢触碰了中国家庭中那些难以言说的情感困境。父母的无言付出:“一直的抽烟不说话”,子女的愧疚与挣脱,父母的爱与子女期望自由的永恒矛盾。王蓉没有给出简单的解决方案,而是通过音乐本身的多重性,让这些矛盾得以共存。歌曲最后没有回归到传统的和解结局,而是停留在“我飞翔”的开放状态,这种未完成感恰恰最真实地反映了当代中国年轻人的心理现实。 《爸爸妈妈》最终让我明白,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理解或许永远无法完全达成,就像雨蝶终将离开茧房。通过歌曲,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启齿的情感得以表达,那些看似对立的爱与自由得以短暂地和谐共存。王蓉用她的音乐,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面对传统与现代的可能态度,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子女在飞翔中不断回望,而父母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