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完饭和饭搭子聊天的时候,提到了小时候吃的西瓜。突然就怀念起了老家的夏天。
已经很久没有吃到过小小个、脆薄皮、黄瓤无籽的西瓜了。红瓤的也很少吃了。小时候在老家,这种瓜都是一件一件地买,吃之前放水里冰一冰,再拿刀切开一个小口子,就可以到我们手里。
当时家里小萝卜头好几个,也不会打架,瓜给得公平。人手一个之后,捧着瓜、握着勺子,坐在风扇下面,一边听风扇呼呼地转,一边一勺一口地啃瓜。如果碰到有村里的小伙伴来,大人也是公平地再开一个,塞个勺子,让去风扇下坐着慢慢挖,不许出门晒。
记忆里的夏天,凉面是一定不会缺席的。村子离镇上有相当一段距离,村里也没有小卖部。要吃凉面要么自己家做,要么就等货三轮喊。当货三轮开到家对面的马路上,我们就能隔得远远地听到喇叭的动静,还有些时间去和家长申请今天要吃什么,是凉面还是凉虾还是老面馒头。如果货三轮连着几天都不来,外公就得被我们几个缠上好几天,赶场的时候不仅买一堆零食回来,还得做好准备回来要蒸上一锅面,做成凉面,好堵住我们的嘴。
如果风扇吹得不够快,还得有几个人力,拿着蒲扇帮忙扇。小萝卜头就很好用,这时候使嘴也方便,姐弟几个眼巴巴地瞅,手上还得用力扇。说来也怪,那些年好像没感觉有这么热。
不过,吃饱喝足后,热还是会热的。被我们吵到不行后,总有心软的大人收拾收拾就带着我们出门,沿着国道往上走。走上一长段路之后,会有一个很大的弯,常年被两边的山遮得严严实实,盛夏时节那一段的气温要低上不少,是天然的空调区域。只是家长是不允许我们自己去,弯道大,车速快,位子找得不好,还挺危险的。
暑假里,一群差不多大的孩子嘴馋了还会相约沿着国道往上走,在天然空调再往前一段,有一个半大的集市。那个集市依靠附近的工厂而活,连带着周边也热闹了起来。和镇上的场不同,这边的场更像每天都可以赶,各种店也不排期,常开着。我们要去吃的那家米粉店24小时营业,除了周围的住户,远一点馋嘴的一家老小,半夜路过的大车司机,都是米粉店的常客。
那边之前还有过一个幼儿园,我妹第一天去上课的时候,我作为押车(嘴馋)的人也去了。放下她的时候,小小个的人儿一边哭,一边和我们说再见。我还没来得及安抚,姨夫就拽着我走了,跟我说别哄,哄了就真的要跟我们回去了。转头就带我去买吃的了。
吃完米粉回来的路上,如果碰上两边的排水沟里有水,一群人还会去踩一踩水,很凉快。以前的水沟里除了有一点小青苔和水草,没有其他的东西,还很干净。
回到家,冲干净脚丫子,就直奔凉席去了。竹编的席子,不夹肉,不夹头发,就算印了印子,也不难看。滚一滚,时光就过去了。
后来,关于夏天的回忆就少了,大概也是不愿意过多记住那些分别。换到现在这份工作后,常常一天里感觉最舒服的,是下了班之后,晒着夕阳往回走的那段路。走出地铁站,看还亮着的天,感受吹了空调积在表面的寒气被热气烘走,走一走,再出一点点汗,看路边的树叶被阳光晒透,整个人就感觉都好起来了。
长大以后,要烦心的事多了好多。偶尔会很想回老家,找地方坐着,发发呆,等一等风来。运气好,在街边还能能碰到流动的小摊,买一买小时候的回忆,运气再好一点,味道也是小时候的。
已经很久没有吃到过小小个、脆薄皮、黄瓤无籽的西瓜了。红瓤的也很少吃了。小时候在老家,这种瓜都是一件一件地买,吃之前放水里冰一冰,再拿刀切开一个小口子,就可以到我们手里。
当时家里小萝卜头好几个,也不会打架,瓜给得公平。人手一个之后,捧着瓜、握着勺子,坐在风扇下面,一边听风扇呼呼地转,一边一勺一口地啃瓜。如果碰到有村里的小伙伴来,大人也是公平地再开一个,塞个勺子,让去风扇下坐着慢慢挖,不许出门晒。
记忆里的夏天,凉面是一定不会缺席的。村子离镇上有相当一段距离,村里也没有小卖部。要吃凉面要么自己家做,要么就等货三轮喊。当货三轮开到家对面的马路上,我们就能隔得远远地听到喇叭的动静,还有些时间去和家长申请今天要吃什么,是凉面还是凉虾还是老面馒头。如果货三轮连着几天都不来,外公就得被我们几个缠上好几天,赶场的时候不仅买一堆零食回来,还得做好准备回来要蒸上一锅面,做成凉面,好堵住我们的嘴。
如果风扇吹得不够快,还得有几个人力,拿着蒲扇帮忙扇。小萝卜头就很好用,这时候使嘴也方便,姐弟几个眼巴巴地瞅,手上还得用力扇。说来也怪,那些年好像没感觉有这么热。
不过,吃饱喝足后,热还是会热的。被我们吵到不行后,总有心软的大人收拾收拾就带着我们出门,沿着国道往上走。走上一长段路之后,会有一个很大的弯,常年被两边的山遮得严严实实,盛夏时节那一段的气温要低上不少,是天然的空调区域。只是家长是不允许我们自己去,弯道大,车速快,位子找得不好,还挺危险的。
暑假里,一群差不多大的孩子嘴馋了还会相约沿着国道往上走,在天然空调再往前一段,有一个半大的集市。那个集市依靠附近的工厂而活,连带着周边也热闹了起来。和镇上的场不同,这边的场更像每天都可以赶,各种店也不排期,常开着。我们要去吃的那家米粉店24小时营业,除了周围的住户,远一点馋嘴的一家老小,半夜路过的大车司机,都是米粉店的常客。
那边之前还有过一个幼儿园,我妹第一天去上课的时候,我作为押车(嘴馋)的人也去了。放下她的时候,小小个的人儿一边哭,一边和我们说再见。我还没来得及安抚,姨夫就拽着我走了,跟我说别哄,哄了就真的要跟我们回去了。转头就带我去买吃的了。
吃完米粉回来的路上,如果碰上两边的排水沟里有水,一群人还会去踩一踩水,很凉快。以前的水沟里除了有一点小青苔和水草,没有其他的东西,还很干净。
回到家,冲干净脚丫子,就直奔凉席去了。竹编的席子,不夹肉,不夹头发,就算印了印子,也不难看。滚一滚,时光就过去了。
后来,关于夏天的回忆就少了,大概也是不愿意过多记住那些分别。换到现在这份工作后,常常一天里感觉最舒服的,是下了班之后,晒着夕阳往回走的那段路。走出地铁站,看还亮着的天,感受吹了空调积在表面的寒气被热气烘走,走一走,再出一点点汗,看路边的树叶被阳光晒透,整个人就感觉都好起来了。
长大以后,要烦心的事多了好多。偶尔会很想回老家,找地方坐着,发发呆,等一等风来。运气好,在街边还能能碰到流动的小摊,买一买小时候的回忆,运气再好一点,味道也是小时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