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学到工作,每个阶段都交到了很好的朋友,很幸运也很庆幸,在不同时期分别承载了我无处安放的情感归属,有些还给予了我莫大的支撑,这种感情让我挺过一段很难的时光。
现在再回看这些感情,小学时的友谊,早已淡忘在时光的长河里,仅存在于我的记忆里。有些小学朋友,在我初中或者高中再次重逢时,早已没了当初的热乎劲儿,有的只是尴尬。
初中的朋友,当年可没有这么方便的QQ或微信等即时工具,维系大家感情的就是一件件信封。那个时候看到大家收到其他学校的来信,那股羡慕劲儿可别提了。等到高中我已有可以写信的朋友时,发现还需要出邮费,于是每月从微薄的生活费省出一点碎银,用作邮费。随着毕业,地址的变迁,这波朋友早已成为历史。就连当时流行的毕业录我也没有,因为没有买毕业录的钱。
高中在与几个至交好友的寥寥信件中匆匆而过。在毕业之际,开始流行qq,但没有手机啊,直到大学,我才有了自己的QQ。
大学的好友感觉才是我沉淀下来的好友,随时间流逝,那份亲昵依旧在,联系也在。可毕业后各奔东西,柴米油盐酱醋茶,与自己共话心里话的人大越来越少。
工作后,各奔东西,距离让我们逐渐脱离了对方的生活圈,完全不知道对方此时此刻所面临的场景、困难。随着淡出对方的生活,好像双方可交流的话题就越来越少了,于是乎,感情淡了
久而久之,我们只剩下与自己生存息息相关的鸡毛蒜皮的人和事,概括起来就是自己的另一半。
现在再回看这些感情,小学时的友谊,早已淡忘在时光的长河里,仅存在于我的记忆里。有些小学朋友,在我初中或者高中再次重逢时,早已没了当初的热乎劲儿,有的只是尴尬。
初中的朋友,当年可没有这么方便的QQ或微信等即时工具,维系大家感情的就是一件件信封。那个时候看到大家收到其他学校的来信,那股羡慕劲儿可别提了。等到高中我已有可以写信的朋友时,发现还需要出邮费,于是每月从微薄的生活费省出一点碎银,用作邮费。随着毕业,地址的变迁,这波朋友早已成为历史。就连当时流行的毕业录我也没有,因为没有买毕业录的钱。
高中在与几个至交好友的寥寥信件中匆匆而过。在毕业之际,开始流行qq,但没有手机啊,直到大学,我才有了自己的QQ。
大学的好友感觉才是我沉淀下来的好友,随时间流逝,那份亲昵依旧在,联系也在。可毕业后各奔东西,柴米油盐酱醋茶,与自己共话心里话的人大越来越少。
工作后,各奔东西,距离让我们逐渐脱离了对方的生活圈,完全不知道对方此时此刻所面临的场景、困难。随着淡出对方的生活,好像双方可交流的话题就越来越少了,于是乎,感情淡了
久而久之,我们只剩下与自己生存息息相关的鸡毛蒜皮的人和事,概括起来就是自己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