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石头与水的小说《野心家》剧版《灼灼韶华》开播了,我妈看的还挺津津有味的,她和我一样是几年前看过原著(看书的时候一直把主角想象成陈数来着),包括后续的《元配》,都很喜欢,但看着看着就发现了一些小说影视化不可避免的改编。
在原著里,女主并没有被小叔子性侵成功,女儿也并没有被小叔子杀死,她是已经在上海做出一番事业以后,极品亲戚上来敲诈勒索,让她误以为女儿已被虐待致死,才制造意外把另外的血缘亲人杀掉的,可是剧版把性侵和杀女都放到了前期,就不说续集的问题了(我那么大一个陈萱教授呢?!),估计也不会有续集吧。但性侵成功这个事情感觉是很没必要的改编,为什么要这样改编呢?而且女儿留在家乡,对女主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促使她一直奋斗不止,想要把女儿接到身边来照顾~
这就让人不由的开始考虑复仇尺度这件事,毕竟我们都知道近些年来国产剧主角逐渐“完美无缺”化,好像一点瑕疵都不能有,好像必须以伟光正的形象从始至终,以德报怨,宽宏大量……一个个都得是“郭靖”,亦正亦邪点的“杨过”都不被允许,那会不会是因为如果不是真的被性侵+杀女,主角的反杀就不那么“必要”了呢?单性侵不行,单杀女也不行,必须层层buff叠加,把一个女性逼到绝处,她才只能“不得不”奋起反击,否则,就是“防卫过当”?
当然,话说回来,“别人全家的性命比不上我的一根手指”那种复仇的确是过当啦~
这可能就是小说和影视化之间的差异?好像只有这种复仇,主角才不用在大结局以后遭受“良心”的谴责,不会噩梦连连,不需要“投案自首”……
别说剧了,近些年连小说主角都开始逐渐提高道德准则,缺点永远只是可大可小的调皮性格,真正的所谓缺陷型争议人格~好像一去不复返了~
于是,《野心家》也只能成为《灼灼韶华》,那个可以抛下女儿的不完美妈妈,那个充满欲望、野心勃勃、心狠手辣的主角,登上荧幕以后,似乎魅力就不得不褪色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