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茗日夏末)
内容字数较多,分楼发布,满足[我很赞同]+20的评分标准,两位版主于主楼及沙发评分。
(2023-07-12 08:03)
—
黄帝尧舜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的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期华夏民族的共主。为五帝之首。被尊称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为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亦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为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而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黄帝有4位妃子。其正妃嫘祖,一作“累祖”。为西陵氏之女,是黄帝的元妃。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嫘祖首倡婚嫁、母仪天下、福祉万民,并与丈夫一起开辟鸿茫、功高日月、功德被华夏以及后人永记。
嫘祖最大的发明为养蚕缫丝。她是养蚕缫丝方法的创造者。
北周以后被祀为“先蚕”(蚕神)。唐代著名韬略家、《长短经》的作者、大诗人李白的老师赵蕤所题唐《嫘祖圣地》碑文有称:“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
养蚕缫丝,就是先将蚕养大、得到蚕卷,再用特别的方法,将蚕卷的丝抽出。后世丝绸的来源就是从养蚕开始的。因此嫘祖被奉为“先蚕”圣母。所以说明了黄帝那个时期已经有了麻布制作的衣服,还出现了更加高档的丝织衣服;
(图片来源于网络)
《释名·释衣服》云:“凡服上曰衣。……下曰裳。”这说明黄帝时期已经有了上衣和下裳之分的服装。上衣和下裳这种衣服制作成为了我们的先祖进入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
同时,如《周易正义》之《韩注》:“垂衣裳以辨贵贱,乾尊坤卑之义也。由"辨贵贱"可见黄帝也是划分了衣服贵贱等级的。
原始人本来是不穿衣裳,黄帝时期因部落、部落同盟的形成,从而要求在人群中区分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即官与民。于是人们发明了衣裳,并绘画于其上,将其“挂”在管理者的身上,以标识其管理人员的独特身份,“各司其职,不相乱也”,从而实现天下大治。由此可以判断,黄帝尧舜“垂衣裳”以表贵贱,显示尊卑已定,以尊治卑,卑服于尊,从而也结束了散乱无秩的状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此之外,黄帝还是冠冕的发明者。《尚书大传·略说》说:“黄帝始制冠冕。”《风俗通义·皇霸》说:“黄帝始制冠冕。”《世本》说:“黄帝作旃冕。”冠冕也是社会地位的一种象征。
妆容:
在《论衡·感虚篇》当中记载了一个远古民歌叫‘击壤歌’,据说这个民歌的创作年代是尧舜禹时期的尧那个时代,这个歌是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太阳一出来我就起来干活,太阳一落山我就休息了,需要吃饭我就种点庄稼。当时是一个自己自足的状态,大家还没有黄帝的概念,主要就是当时的部落首领,那么既然吃的喝的都是我自己来,那么化妆的东西当然也是自己动手。只不过那时候用的东西都是纯天然的,他们会采摘一些花或者采摘一些叶子,来敷自己的脸,从而改变自己容貌。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时候,人们会用一些锋利的工具在人体前胸、后背、两臂和面部划出图案或者记号,并用红白两色涂上去,一方面作为家族部落的标记。另一方面,它也作为修饰的手段。然而,随着文明的逐渐发展,人们慢慢意识到这种美化的方式是残忍和野蛮的,于是人们开始用从动物和矿物中提取的脂肪和粉末来代替这种修饰方式。有的还会用小石子、贝壳或兽牙等物制作而成的美丽的串珠,用于装饰。
夏
大禹治水之后,便被民众自发的拥护为王,从此建立了夏王朝,由禅让制改为世袭制。夏朝共传了十四代,延续约471年。夏朝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形成的时期,这段时间出现的冠服制度也是中国最早的服饰制度。
(图片来源于考古文献,为豆友“月在梨花”推荐)
原始时期的服饰首先是出于审美和性竞争的需要,其次是为了御寒,至于羞耻之心的话则是更晚以后的事情了。黄帝尧舜时期发明养蚕,缫丝,因此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生产丝织物的国家。到了夏商周时期,麻、丝、毛等纺织原料的生产已经有较大的规模,而且还是用朱砂来给衣料进行染色。夏时期有不少邑镇以织品闻名,如薄之纂组,朝歌之罗绮,襄邑之织锦等。
在夏代,由于阶级和贫富的差距,服饰品类就已经存在了分化的现象,那时候的人们,也可以凭借一个人的穿着打扮来区分人的等级尊卑。
其中贵族阶层的服饰主要是用棉绣丝织物、细葛麻等高级材料来制作。而平民阶层的衣料主要是粗麻粗葛织物,还有一些比较贫穷的人会使用秋天干黄的植物茎叶来制作衣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大型的祭祀活动中,传承了前人的冕服。交领右衽,上黑下红,配上十二纹章,尤为显得庄严肃穆,气度非凡。而这整套衣服也代表着夏人对天地乾坤的敬畏之心。
夏朝的服饰颜色均偏黑色和深色,夏朝是占木德而成天下,尚青色,故服饰用青色。《礼记》中记载:夏后氏尚黑,大事殓用昏(天黑),戎事乘骊(纯种的黑马),牲(祭祀)用玄(黑毛动物)。夏人参加葬礼一般会选用黑色镶白边的衣服。夏朝建立了一整套帝王的祭服——冕服为中心的服饰制度,直到后来才慢慢偏向浅色和其它鲜艳的颜色。
夏朝的服饰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除了继承了上衣下裳外,还有玄衣黄裳的服色。
上衣代表天,因为天在未明的时候为玄色,故上衣用了玄色。下裳则象征地,因为土地为黄色,故下裳用黄色。
不管男女都需要进行劳作,故袖口为窄袖,并且为穿着紧身的衣服。同时也因为生产力不发达,没有那么多布。之后因为农耕民族不需要特别紧身的衣服。所以随着生产力的逐渐发展衣服就越来越宽松。不过老百姓的衣服变化并不大,统治阶层比较有钱,衣服就设计的越来越宽松肥大。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厚,慢慢的小袍取代上衣,袍长则至膝盖,长袖,较宽大些,配一宽裤宽腰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妆容:
夏朝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与黄帝时期的妆容并没有太大区别。这个时期主要的发饰为任头发自然下垂的发饰,以及披搭于肩背或脸面的发式。会在口唇上涂抹书物,其中比较常见的是涂抹红颜料。这或许就是口红的起源。同时绘面也是当时的一种比较重要的装饰方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夏朝时期习惯使用和制作项饰的习俗十分风行。这应该就是现代人制作项链的最早形式了。臂饰品主要有臂环(臂钏)、手镯等。
(图片来源于考古文献,为豆友“月在梨花”推荐)
商朝
夏朝的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也称殷商,是中国第一个在同时期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当时的文字大多数为象形字,甚至只是图画。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分别为先商、早商、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
殷商时期有衣、裳、冠、履、帽、袜、衣、裘、巾等服饰形制不断出现,表明人们对服装的理解也逐渐从最开始夏时期的基础的性竞争及御寒等功能向装饰点缀等更全面的功能发展,从而使古代的服饰发展基本趋于全面多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商朝的衣服主要是皮、革、丝、麻等材料,由于纺织技术的不断进展,丝麻织物在当时已经占具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精细织造极薄的绸子,衣料用色也较厚重。同时商朝服饰至少有12种不同的形态。
商朝服饰延续了夏朝上衣下裳的形式,不论尊卑和男女都是采用上下两段的形制,上着衣,下穿裳。其服饰的腰身和衣袖基本上设计为紧窄的样式,长度齐膝,便于活动。
商朝的服饰也同时具有相当严格的等级制度,比较高级的染织品、刺绣品及装饰品都是奴隶主阶级才可以享用的,民间女子所穿服装材质基本是葛布或褐,大体上与男装别无二致,只不过会在腰下边系一围裙,长不过膝,这种围裙被称为襜。
商朝高级权贵的服饰通常是上身穿短衣,交领右衽,衣长及臀,袖长及腕,袖口窄小,下身穿带褶短裙,腰间束有宽带,裹腿;脚上穿翘尖鞋。贵族妇女则上身穿长及足踝的大衣,交领,长袖,腰间束宽带和蔽膝。蔽膝围于衣服前面的大巾,用以蔽护膝盖,蔽膝呈上窄下宽状。脚上穿履,头戴圆箍形冠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时,服饰的颜色也同样有严格的等级差别。贵族的礼服一般会采用相对纯正的颜色,上衣多采用青、赤、黄等纯正之色,其中赤黄二色是以朱砂和石黄制成。下裳则多用间色,如缁、赭、绿等经过数次浸染的颜色,并且衣领和衣袖处还会镶边,日常家居则常穿缟衣、绿衣和缁衣。商周时期的染织方法往往会染绘并用,尤其是红、黄等正色,常是在织物织好了之后,再用画笔添绘。不过平民百姓的衣服就没有这么丰富多彩了,他们的衣服设计以及颜色都会更加单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纹样的追求也表现出主观的意识,这种意识也表现出来就是图腾的萌芽意识。当时,人们会把一些动物作为图腾来崇拜(如鸟、鱼、虎等),其纹样首先在人们所用的器物(酒具、餐具、生活用品)上,但很快就表现在了服饰上。在商朝,男女所用的各种玉饰、帽饰、牙笄等也有了这种纹样。
图案在服饰的表现上面,主要是以云雷纹、回龟纹以及几何纹为主,而且是以二方连续构图形式来表现的。纹样的运用比在青铜器上的运用要巧得多。奴隶社会的青铜器上的云雷纹是作为底纹出现的,主纹是以兽面纹为主的,而在服装上的云雷纹则是以主纹出现的。那时的奴隶主身着的是带有雷龟纹的服装。图案的装饰主要表现在服装的领口、袖口、前襟、下摆、裤角等边缘处及腰带上;
(云雷纹,图来源于网络)
(连雷纹,图片来源于网络)
殷商时期的装饰纹样造型,强调的是夸张和变形,结构以几何框架为依据作中轴对称,将图案严紧地放在几何框架之内,特别是动物的头、角、眼、鼻、口、爪等部位特别夸张,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的轮廓线表现出整体划一的整体风格。同时严峻狞厉的美学风貌,也象征着奴隶主阶级政权的威严和神秘,这也是奴隶社会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风格。
(图片来源于网络)
提及服饰文化,就不光有服还有饰,服和饰通常是搭配出现的。商朝的男女贵族身上还会有佩玉的习惯,统治者甚至还制定了一整套的玉佩制度,用来区别阶级和等级。商朝人玉佩的形式,一般是把玉雕琢成各种小动物形状,最常见的是一种玉鱼。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时期的鞋履则大多以葛、麻为布面,皮、麻为底,也有用木底的。但部民间的人民一般赤脚,不穿靴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商朝人非常的崇拜祖先和鬼神,因此祭祀礼成为了殷商时期的一大礼仪。在这个背景下,商朝的祭祀大典发展得越来越全面,与之对应的服饰也有了相应的变化。
冕服是帝王所穿的祭服,它的样式、颜色和花纹都是源于对天地的敬畏之情和对乾坤秩序的追求。《商书·太甲》有记载“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这就说明商朝得贵族是身着冕服参加祭礼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殷商时期,服饰能够出现这样的等级差别,与其相对于原始时期而言更加繁荣的经济和不断进步的技术密切相连。同时也是因为人民经验的不断积累及不断进步的认知,才有可能为社会提供众多的服饰资料,统治阶级才能择其优者自用,而弃其劣者予贫民;才能够在服饰材料的质地、颜色、图案上分出等论级,同时也为后代的等级制度奠定了基础,从而在后世正式确立了章服制度,章服制度即对帝王和百官公卿所穿的衣服,底色和花纹等设置了相关的规定,作为区别身份等级的重要标志。
妆容:
商朝的化妆技术并不发达,也没有出现假发,但那时铅粉已经开始作为粉底使用了,同时商朝已经出土了朱砂用于唇妆的点描;当时妇女会将原来的眉刮掉,用黛来画眉。蛾眉是当时非常流行的眉妆。
(图片来来源于网络)
商朝男子以梳辫为主。这个时期男子发辫式样较多:有总发至顶,编成一条辫子,然后垂至脑后的;有左右两侧梳辫,辫梢卷曲,下垂至肩的;也有将头发编成辫子,盘梳于顶的。除辫发外,当时男子还以冠、巾为尚,当时较为流行的扎发式样就是将头巾卷成长条,绕额一周,再束在头上,犹如头箍一样,在冬季为了防寒还会戴上厚实的皮帽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商代妇女的发式与男子的大体类似,其辫发式样,大多卷曲垂肩。头上也套有帽箍式的冠巾。有的妇女会梳顶心髻,上面则横贯一枝骨簪,有的则是在头顶两旁斜插两枝顶端带小鸟形状的玉簪。大姑娘则梳辫子,小孩子梳两个小丫角。
周朝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奴隶制的国家。周王朝共传国君32代37王,延续790年。中国的冠服制度,到周朝已经非常完善了。周朝也出现了专门管理帝王服饰的官职-司服及内司服。
周朝时期的服饰形制还是上衣下裳制,上身穿“衣”,较商朝的服饰略宽松一点,有大小衣袖两种样式,衣长通常会在膝盖的部位,以窄袖、紧口、宽边为主要特征,有对襟和偏衽两种样式;下身穿“裳”,长齐小腿。裙子或者裤子的长度短的及膝,长的及地。
同时会在腰部束一条宽边的腰带。肚围前会再加一条像裙一样的“韍”,用来遮蔽膝盖,所以又叫称做“蔽膝”。小腿会缠绕“行膝”,脚上会穿各种质地的鞋子。同时帽类在周朝时也有了雏形。分别有冕、冠、弁、巾帻等。
(平巾帻,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时的人们已经善于运用各种不同材质来制作衣服。《陈风·东门之池》曰:“东门之池,可以沤麻……东门之池,可以沤纻。”《郑风·羔裘》曰:“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可见当时人们不仅可以自己沤麻、沤纻来织布,同时也可用动物的皮毛来制作衣服。不过用裘皮制作的衣服一般只有贵族阶层才可以穿。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时人们对服饰颜色的追求已经非常的严苛,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染色工艺已经有了相对较高的水平。《诗经》中提到植物的诗篇达一百三十篇,这其中涉及到的植物染料也有不少,这些染料包括柘、蓝、绿、楰、茹藘等。
当时的衣会用正色,即青、赤、黄、白、黑等五种原色;裳则用间色,即以正色相调配而成的混合色。同时周王朝崇尚火,与之相对应的朱色也是诸多颜色中最高贵,地位最崇尚的颜色。因此周礼规定,朱色为国色,只有周天子才能着朱色衣服,以表示自己的独一无二和尊贵地位。
有了衣裳,还得有图案装饰,这就是舜帝时期就已经有的十二章纹,分别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周礼》规定以日、月、星辰三章画于旗帜,衣服上只会保留九章纹。只有周王才可以享受全套的纹饰,诸侯可用龙纹以下的纹饰,士族则可以选择藻纹和火纹,大夫只能用米纹。
周朝的服饰样式齐备,且有了不同的颜色和章纹,并且已经根据这些对应不同的场合对服饰做了相应的一些规定,大概分为以下几类:
一、官服中的男服主要有冕服、弁服、玄端、深衣等;
周朝把天子及以下诸侯大夫的官服,分为了十多个等级,各个等级服饰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样式的繁简、花纹图案以及颜色和布料上面。样式的繁简主要是指衣领、袖口、衣裳边缘用什么布料和颜色来搭配服装。花纹图案是指绣在衣上的花纹不同等级的人所绣的花纹不一样。
其中礼服中最专贵的一种为冕服,主要由冕冠、玄衣、纁裳、白罗大带、黄蔽膝、素纱中单、赤舄等构成,是最主要的祭服。冕服的服饰上面绘绣有章纹,在最隆重的典礼时,穿九章纹冕服。天子的蔽膝为朱色,诸侯的则为黄朱色。鞋则是双底的,以皮革和木做底,鞋底较高。其中王可服六冕(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公服五冕,侯伯四冕,子男三冕,孤可服二冕,卿大夫只能服一冕。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次则是弁服,之所以会这样叫,取决于其配套的冠的款式,比如戴冕就是冕服,戴弁的就是弁服。其隆重性仅次于冕服,衣裳的形式与冕服是类似的,只不过冠与章纹、配件等级的不同。牟服也可以用于祭祀,但是不同等级的人穿的场合会是不同的。弁服可分为爵弁,韦弁、冠弁等几种。根据《周礼·春官·司服》:"掌王之吉凶衣服,……视朝,则皮弁服。"这里所指的则是指皮弁服,这种朝服一般是用兽皮制成的,多会用兽骨和玉石来做装饰。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玄端上衣为交领右衽,下裳则用七幅布,前三幅后四幅。颜色则为上玄下纁,玄色是天的颜色,下裳颜色会因穿戴者的身份和场合不同而有所不同,有玄裳、黄裳和杂裳等,但大多数的时候则采用黄色或黄中带红的颜色,这是大地和火的颜色,会显得温暖和煦。是天子的常服,诸侯及其臣的朝服。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深衣,这种和上衣下裳不同,此种衣裳是分开裁但是又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所以称为“深衣”。深衣即是后来的长袍大褂,一般民众很少着深衣,它的普遍穿着是战国以后的事了。至少限于西周时深衣还只是士大夫以上阶层在家休闲时所穿的一种便装。但是儿童会着深衣,是一种粗布做的简单的深衣。《礼记》曰:“童子不衣裘,裳。”这是对未成人穿着的规定。按古礼男子二十为成人,才可以着成人服。而裘皮衣服和下裳只有成年人才可穿用,不过这一点在后来也有变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周朝时期贵族女服根据场合的不同分类主要有鞠衣、展衣、翟衣、禄衣几种。
鞠衣为王后率领民妇礼祭蚕神、告桑的礼服,同时也是诸侯之妻帮助君王礼祭宗庙的祭服。
展衣又可称襢衣,为王后礼见君王以及大宴宾客的礼服,同时也是卿大夫之妻帮助君王礼祭宗庙的祭服。
翟衣分为褕翟、阙翟等,是王后及其他侯伯夫人的最高礼服,同时也是祭服的一种,会根据场合及穿着身份的不同配以不同的颜色、章纹。
(图片来源于网络)
禄衣为王后燕居时所穿的常服,也是士之妻帮助丈夫助祭的祭服。
三、周朝的婚姻制度亦有突出的礼制。不过,它不仅仅适用于士之阶层。
婚礼,在周朝即为昏礼,昏者黄昏也,天色黄昏时方才进行迎娶的仪式。周朝的婚礼较端正庄重,不会像后世那样吹唢呐打鼓的一片喜庆,整个过程都是在严肃的氛围中进行。因此,周朝的喜服采用了代表庄重的黑色,会让人觉得肃穆起敬,不可儿戏。
根据《仪礼》的描述,周朝婚服为玄纁之色,玄色为主,纁色为辅。在周朝人的认知里,天为玄(黑中扬赤)色,地为纁(浅绛)色,婚服的颜色正反映了周朝先民对天地的敬畏之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妆容篇:
到了周朝,可以说是开创了中国化妆史的新纪元。周朝的化妆风格还是属于比较素雅的,风格主要以浑厚简约为主,较自然美观。主要是粉白黛黑的紊妆,而且并不盛行红妆。因此,也可以称这个时代是“素妆时代“ 。周朝同时还会有眉妆、唇妆、面妆等精细部位的妆容。
在周朝就已经有了的化妆品——面脂和唇脂,是动物体内或油料植物种子内的油质。此种面脂是无色的,主要是为防寒润面润唇。
周朝时期会将米研成粉,再与铅粉混合敷在面部上,铅粉会让皮肤变白,且妆容更持久,但同时铅粉中也含有剧毒。
当时画眉的原料主要从天然动植物中提取,比如会将树枝烧成木炭之后再与脂融合,这样就有了最原始的染眉膏。古人画眉,就讲究“黛黑”,周朝时期的眉形会更贴近自己本身有的眉形,也算是一种比较自然的眉。
此时人们开始使用一种叫“红蓝”的花,把它做成红色的染料,用丝绵涂抹,叫“绵燕支”,另一种是把它加工成又小又细的花片,叫“金华燕支”,这便是中国最早的胭脂。
(图片来源于网络)
周朝时期就已经有指甲油了,它是由蜂蜡、蛋白和明胶等材料制作的甲油,其中也会加一些颜色。诗人杨廉夫有云:“金凤花开色更鲜,佳人染得指头丹。”形象的还原了美人配红指甲的画面。但是那时的指甲油也只是贵族阶层会使用,这同时也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因为秉承“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所以蓄甲就成了习惯,但是指甲太长了又容易折,于是就有了甲套,这种甲套一般都是由贵重金属打造的,一来是为了保护指甲,二来是为了象征自己尊贵的地位。
当时周朝的男子大部分都已经将辫盘到头顶,而无再有商时披头散发的习惯了,除了一些偏国。此时束发成为全国统一推行的标准,对于汉民族男子千百年来的发式,也起到了奠定作用。
秦朝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原来是战国时期的秦国。是由秦始皇灭六国而建立起来的,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中国自此进入了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秦朝的国祚只存在了短短的15年,但是对后世却有深远的影响。在秦统一之后,秦朝还没有真正把地方掌握在自己手里,当时还存在着六国的残余势力。因此很多的地方还保留着各国原本的着装习惯,秦朝短暂的存在之后,天下又回到了诸侯混战中,直到汉朝成立,经过数百年的改变,才真正的统一了人们的服饰。不过秦朝法家学说占有绝对强势的地位。所以什么事儿都需要定规矩,按照制度来。秦始皇建国后,为了巩固统一,相继建立了各项制度,包括衣冠服制。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时的五行创始人邹衍让秦始皇相信“五德始终”学说,“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终始”指“五德”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按照五行相克的说法,周朝是火德。秦始皇认为秦德水浇灭了周德火,而黑色主水,固尚黑。同时早在史学家编纂的《汉书•律历志》中就有记载:“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文工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说的是晋文公外出打猎,捕获了一条黑色的龙,这正是五行之中水德的象征,也因此使得秦朝崇尚黑色。并且秦国也以龙作为图腾。在秦汉时期的皇室服饰的花纹以鱼纹、龙凤纹为主,并且会以龙凤纹为尊。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也因为秦国人比较喜欢打仗,性格就特别的豪爽,黑色作为常用色不易脏,如果有血溅在黑色上也非常容易清洗。同时黑色也象征着冷酷、象征着王权、也象征着一种神秘感,而秦始皇也希望自己有这种神秘感。
秦始皇将自己的龙袍设为黑色,并且秦朝的旄节旌旗都以黑色为主。其实后来的皇帝大多用的是象征着高贵的黄色龙袍。
秦朝汉服主要是承前朝影响,仍以袍为典型服装样式。并且开始将古代做为常服的袍,正式穿着。只是穿法会比较特殊一些,长的袍穿在里面,外面还会套短衣和裳。袍也是交领右衽,但是领口较低,会露出里面的衣服。最多时可以露出里面的三件衣服,所以也叫“三重衣”。 袍服的样式以大袖收口为多,一般都有花边。这种袍服因为衣服穿着件数较多,所以也多为贵族穿着。
深衣其实就是连体的袍服,与一般的襦裙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上下衣裳分别裁剪,然后再缝成一体。一般是朝中命妇们常穿的一种礼服,根据这些命妇们不同的品阶,来确定她们深衣的样式。秦朝的深衣和西汉时期的差不多,但也受胡服的影响。很多深衣是大肥袖子收袖口。肥袖子叫“袂”(妹),收的袖口叫“祛(驱)”。袖也有长短两种样式。那时候很少会有直领和盘领(圆领)的衣服,深衣都是交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民间的女子地位没有那么高,也没有这个条件,她们的衣服就会相对简陋一些,不过大体的样式还是模仿深衣、短衣和袴。袴也叫胫衣,即包裹两腿的筒形服饰。
深衣也分为曲裾和直裾两种样式,其中曲裾通常是把左边的衣襟加长,向右绕到背后,再绕回前面来,腰间以带子系住,并且往往会用相间的颜色缝制,增加装饰和美感的效果。从外面看的话,衣服下摆是一圈圈的。曲裾深衣一直流行到了西汉末期,到了东汉因为内衣发展了,不用包粽子了,所以流行直裾深衣,下摆就是平的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秦朝时女子的衣服和男子的差不多,是裙装和深衣。不同的是男子的深衣在腰上有皮革的腰带,上面还会有挂钩,挂刀剑之类的,当官的还可以插笏板。女子则只用布帛系住。但女子衣服不受颜色限制,如果是富贵人家,还会在材质的华丽上做文章,比如丝绢之类。
秦朝时期的女子一般还会穿襦裙,上半身的衣服较短,下半身的裙裾也会分为直裾与曲裾。当时女性的襦裙,主要是讲究大襟窄袖,然后女子再在腰间用丝带系上,颜色上讲究低调朴素。因为秦朝民间的男子一般都是穿白色的衣服,这也就有了白身的说法,专门是代指平民,女性的衣服颜色相对多一些,不过除了宫廷的得女人外,民间的女子一般是不能用太过鲜艳的颜色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时的女子们,除了贵妇们与一般的平民外,还有一类是专职歌舞的艺妓,她们由于职业的特殊性,穿的衣服与普通的女子是不一样的,常常会穿着长袍,在原有的袖口上还会再接一段假袖,这与后来的戏曲服装有着相似的地方。她们穿这种衣服是非常麻烦的,而且穿在身上也非常累,行动起来十分不便,同时这种服饰的价格也是十分昂贵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了不同的样式,秦朝的女性服装质地要比之前的更好一些。当时的技术非常发达,人们已经开始重视纺织业,各种好看的衣服不断出现,这也大大推动了服装的发展。很多女性的服饰都是用绢布制作。当然,这一切都是指一些贵族的女性,平民的服装主要是由粗麻、葛等制作的,由褐衣、縕袍、衫、等构成。穿着深衣、襦裙的也只是很少部分的人。
(秦朝平民服饰,图片来源于网络)
秦朝时期其他人的裤子还是没有裤裆的,不连着,只有两条裤腿,从脚脖子到膝盖,在膝盖上用带子系住,这就是裤子了。因为内里真空的原因所有人都要着深衣或裙子,不分男女。当时的人们都是跪着坐,跟没穿裤子也有很大关系。
根据上一篇文章可知,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提出“胡服骑射”的改革,也因此将裳改为“一截加带子的裤管”,可知当时裤子的雏形刚刚出现,这种裤子是一种连裆裤。秦朝在军事上也效法赵武灵王即扬弃周制的上衣下裳之韦弁服,改为上襦下裤便于骑射,式样跟现代的灯笼裤很相似。不过在秦朝时期也仅限于军队穿着,并未普及到老百姓。
秦国本处西陲,向来不如中原的繁文缛节。《后汉书舆服志》载:“秦以战国即天子位,减去礼学,郊祀之服,皆以袀玄”。说明秦始皇嫌周礼过于繁复累赘,因此就在冠服制度上,废除六冕,只着“玄衣纁裳”,所谓玄衣,就是先漂白再染黑;而纁裳就是黄里有红。说白了就是黑红配。同时秦朝的旄节旌旗都是以黑色为主。同时规定“皇帝穿龙袍,平民着素色”以表尊卑等级。此一制度,一直被后世封建社会沿用。
后来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穿绿袍、其它官员着黑色。官员头戴冠,身穿宽袍大袖,腰配书刀,手执笏板(上朝用的记事工具),耳簪白笔。
秦始皇在重大场合戴冕冠,就是平天冠,而在日常,经常戴的帽子就是通天冠。这个规矩秦汉都一样。百官戴高山冠、法冠和武冠。其中武冠即是武将佩戴的帽子;法冠,多为御史等执法官员佩戴;高山冠则多由谒者、仆射等官员佩戴。穿袍服,佩绶。秦始皇在平定六国以后,把当地诸侯王的冠赐给一些近臣作为奖赏。比如说,高山冠是齐国国君所戴之冠。
(图片来源于网络)
百姓、劳动者或束发髻,或戴小帽、巾子,身穿交领长衫,窄袖。而一般男性戴头巾,也是从秦汉才有的风俗。
不过秦朝对于官服的制作也是有着要求的,都是朝廷统一来制作,然后发给这些官员。一旦你退休或者是被罢免降职,甚至是遭到杀害,身上的官服都要归还给朝廷的。虽然秦官服比较低调,没有像汉唐那样追求奢华,但与之前春秋战国比起来,秦官服可以说是相当的华丽。在朝堂上,除了官员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人,那就是宗室与勋贵,这些人的服饰自然是与一些官员不一样的。一般的勋贵,宗室是没有上朝的机会的。不过在一些大礼仪中,他们自然会出场,还有一些勋贵本身在朝中就担任着一些职务,他们也属于官员的一种。
不过秦朝的宫廷里面还没有那么严格的品阶分级制度,后来九品中正制度是在魏晋时期才出现的。因此除了个别的一些大官外,其他人服饰差异并不是非常大。不过也会在官员衣裳主体、鞋履,环佩等服饰部件上,采用不同规制,以彰显官员的等级身份。
而女服更是以迎合秦始皇的喜好为主。秦始皇喜欢宫中的嫔妃穿着漂亮。秦朝对于嫔妃的服色,仍受五行思想的支配。因此秦朝妃嫔夏天穿“浅黄藂罗衫”、披“浅黄银泥云披”,而配以芙蓉冠、五色花罗裙、五色罗小扇、泥金鞋,以衬托它。
博士、儒生是秦代十分重要的阶层,他们的服饰表现出独特的一面,既拘泥于古代,但又有所变革。他们穿着的衣服和当时流行的服饰虽然款式有所不同,但质地却是一样的。博士、儒生们衣着很朴素,通常是冬天穿縕袍,夏天穿褐衣,即便是居于朝中的,衣着也是一般,基本都够不上华丽。
不同于其他朝代的是,秦朝服饰的亮点是当时的军服。有关这一点,通过秦始皇的兵马俑便可见一斑。秦始皇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后,为了标榜自己的战功,生前就开始筹划制造大规模的随葬兵马俑。秦军服装甲衣是依据兵种作战时运动的实用性能而配备的,并用冠饰形式和甲衣色彩区分官兵地位。根据军阶等级和实际作战需要,秦代铠甲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军官铠甲、步兵铠甲、骑兵铠甲、御车兵铠甲。他们的战袍都是用布帛、皮革、金属等缝制到一起的,鞋子都是针脚细密的布底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将军的铠甲最为讲究,甲衣有前后身两部分组成,前身甲衣长,下摆呈尖角状;后身甲衣则较短,为齐平的方正式。全身甲片不多,但做工小巧精致。甲衣周边装饰缘边,缘边之上绘有彩色几何纹图案。
此外,秦兵俑中最为常见的铠甲样式即普通战士的装束有如下特点,胸部的甲片都是上片压下片,腹部的甲片,都是下片压上片,以便于活动。从胸腹正中的中线来看,所有甲片都由中间向两侧叠压,肩部甲片的组合与腹部是相同的。在肩部、腹部和颈下周围的甲片都用连甲带连接,所有甲片上都有甲钉,其数或二或三或四不等,最多者不超过六枚。甲衣的长度,前后相等。皆为64厘米,其下摆一般多呈圆形,周围也不另施边缘。
秦代的甲衣色彩极为艳丽,光战袍就有朱红、玫红、粉红、紫红、石绿、宝蓝几种,而软领的色彩更是绚烂,包括石绿、紫色、朱红、粉色、宝蓝、玫红、粉白等好多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奴隶和刑徒最明显的标志是红色,是史书上所说的“赭衣徒”。这些人都不得戴冠饰,只允许戴粗麻制成的红色毡。
妆容篇:
战国后期逐渐占据主宰地位的秦国,由周朝偏爱“粉白黛黑”式的素妆,逐渐向汉朝“红妆翠眉”式的明艳装扮转变。“红妆翠眉”的发祥地据说就是秦宫,在史书中都有记载,《事物纪原》卷三:“秦始皇宫中悉红妆翠眉”。 “白粉敷面、猩红眼妆”的妆容,是当时的主流审美,后来秦朝灭亡,这种审美一直影响到了汉朝乃至魏晋。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秦朝因为在体力劳动上极大的运用了百姓。集体劳作、大量出产,形成了包括美妆产品在内的其他多个产品生产出品的基本形势。美妆产品也得到规模化的发展,并且诞生了一系列用来保存美妆产品的器具,如陶奁、铜奁等。
敷粉,是化妆的第一个步骤,并且还要施朱。秦朝时期敷粉并不以白粉为满足,又染红成了“红粉”。红粉与白粉同属粉类,色彩疏淡,使用时通常作为打底、抹面。由于粉类化妆品难以沾于脸颊.,不宜久存,所以当人流汗或流泪时,红粉就会随之落下。
因为资源有限,所以用米粉制成底妆产品,把米粒磨碎再加入香料,功能就好比现在的粉饼,有修饰提亮肌肤色泽的功效,虽然显得死白一片,但是资源有限,在当时可是非常热门的商品。
但米粉的附着力实在有限,后来就演化出了由白铅制成的铅粉。因为秦始皇渴望长生不老,到处寻找仙丹,而道教炼丹术的流行为铅粉的发明创造了有利条件。铅粉是固体状和糊状,基本是由铅和锡通过各种化学处理之后制作而成的粉末。固体铅粉常呈瓦当形和银锭形,又称瓦粉或固定(锭)粉。铅粉和米粉混合以后,可以使米粉更加松散,防止粘结。因此,金属铅粉常与米粉、豆粉等植物粉混合。
陈粉是将铅醋变成粉末制成的。根据《本草纲目》,《金石》中记载的每公斤粉、人豆粉、蛤蜊粉、水搅拌均匀,澄清水,用细灰按成沟,纸隔几层,将粉末放在上面晾干,切成瓷砖,成型,待干燥后收起。陈粉不仅具有美白效果,而且附着力强,不易脱落。
除了敷粉,秦朝女性还会用胭脂,大部分都是红蓝花做的。胭脂的粘着度远高于红粉,擦拭后更容易浸泡皮肤,所以不容易脱落,大多数女性会在红粉底部以及颧骨上游涂抹胭脂。
秦朝的女子偏好橘色系的妆容,眉妆的流行甚至延续到汉和唐,是经典而且被扶桑所学习的一点眉。重点是眉心浓,眉头和眉尾淡。秦和汉代唐代最大的差别,就是眼妆,具体的说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眼线。秦女喜好将眼线画得长和浓,使眼睛呈现明显的丹凤眼型。唇色以暗红为主,秦女民风较豪放,但唇妆就是中国后来延续的经典的樱唇妆。花钿与面靥的使用也逐渐趋于成熟,女性的妆容逐渐开放。
朱砂也是秦代妇女化妆的材料之一。朱砂是由硫化汞制成的,里面还添加了少量的氧化铁和粘合剂。红朱砂作为一种矿物颜料,也被称为丹,其颜色效果非常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在古代
人们习惯称粉色颜料为丹,但是丹不仅是红色,黑色颜料也叫墨丹,常用于画眉,所以也叫做眉石。
当时的女子脸上也会画面窝,是指酒窝两侧的装饰。在古代,面窝又称或勺,是女人脸两侧的红点。面窝最早是女人月事来潮的标志。因为后妃众多,她们在月事来时画在脸上,可以巧妙的避开皇帝的幸运。后来,由于舞伎发现面窝有装饰效果,面窝的作用就不再局限于月事的标志,而是逐渐被面部美化所取代。
各类植物香料受到较之前更大程度的重视。三皇五帝时,古人对植物已经从颜色、气味以及简单的功效做了相应的研究,只是迫于条件限制,这种研究还比较浅。秦朝时期,人们开始用口含香、身佩香这两种常见的方式来使自身散发香味。
为此他们还发掘了一些列新的香草,兰、蕙、荃、芷、江离、杜衡、芙蓉、椒、桂等都是当时常见的香料。如今这些香料也都有药材、调味品等众多用途。
除化妆品外,秦朝女性还喜欢使用各种面饰,我们前面提到的花母和面窝是典型的两种面饰。龙母,又称面花和花子,是一种贴在脸上的饰品。其制作材料包括影色光纸、云母片、昆虫翅膀、鱼骨、鱼胱、丝金箔等。形状有圆形、三叶形、菱形、桃形、铜钱形、双叉形、梅花形、鸟形、雀斑形等,色彩鲜艳美观。还有很多花母可以直接涂在脸上。
在秦朝时期,发型也是有身份有地位的贵妇们身份尊严的彰显。贵妇们的发型主要以盘发为主,发髻盘得越高,身份地位就越高。梳这样的发髻是很不容易的,非常细致且耗费时间,还需要用到假发,只有有钱有时间有仆人的王公贵族才能享受得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时也有不少创新的发髻造型,比如望仙九鬟髻、凌云髻、垂云髻和神仙髻。而部分发髻造型的设计是有寓意的。例如,望仙九鬟髻,其在贵族女子中盛行,鬟意味环形发髻,九鬟便意味着环环相扣,以多为贵。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秦朝的民间妇女大多流行平髻。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髻上不梳裹加饰,以顶发向左右平分式较为普遍。
相对而言,男子发式要简单的多。无论是士兵还是王公贵族,抑或是秦王,男子都是束发为冠。男人重冠帽,女人重头饰,是当时的一个突出特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汉朝
汉朝(前202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405年。汉武大帝时期武功之盛,四夷宾服,其他人敬畏我们,因此称我们为汉人。不过中华的传统服装被称为汉服并不是指汉朝的服饰,而是指汉民族的传统服饰。
汉朝时期,人们为了追求更高的服饰生活水平,已经设立了较为系统化的管理机构。其有官营和民营之分,所供应的对象也会有明显的不同。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包括蚕室、织室和服官。即有人负责养蚕,蚕吐丝后,会将丝送到专门的纺织加工厂进行编织、针绣等一系列工序。衣服生产完毕,不代表服饰制作完成,最后一个环节则需要把所有生产完成的布匹进行等级区分,因此就有了分类的叫法。
(仇英的《汉宫春晓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汉朝的纺织机械非常出名,有纺车、布机提花机等;有了这些机械,人工得到了缓解,纺织的速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织染、刺绣等工艺也都得到了较快发展。汉朝的丝织品样式五花八门,据统计,市面上有近20种类型。汉朝的百姓在服饰方面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汉朝丝织业发展得如此迅速与当时政府的支持有很大的关系。汉朝同时因为外交政策等原因,丝织文化也走向了国际。其中像北方的匈奴、西北的中东等地,对于汉朝的丝织品都是极其的喜爱的。其中锦、绣、布、纱、绫、罗、绸、缎更是广受好评。
汉朝以布衣材质为主。并结合汉朝特有的时代背景——“文景之治”统治风貌下的朴素之风,形成了独特的服饰审美文化。汉朝服饰整体的特点是:外衣领大,领口很低,穿着时要显示出中衣的领型。比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须露出来,最多达到三层以上,故称为”三重衣“。白色面料做里,袖口宽大,衫无袖。汉朝服装配饰极为考究,如腰带所用带钩以金制成各种兽形——螳螂形或琵琶形等。形象十分生动有趣,是衣裳中间显要的装饰物。汉带钩从形、颜色和工艺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设计制作精美。颇受男人们的喜爱,佩戴者众多。汉代男子配刀,但所佩之刀有形无刃,因此失去了实际的价值,主要是为了显示仪容。
和秦朝一样,汉朝也会区分礼服和常服。祭祀及各类重大场合穿礼服,平时穿常服。汉朝的服饰样式繁多,常服大体分为深衣、袍服、和襦(短衣)等。除此之外汉朝的衣服有襜褕(直裾单衣)、裙(下裳)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汉朝妇女的礼服,仍以深衣为主。颜色方面,按照季节的不同分为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不过西汉仍然流行秦时的曲裾深衣,即开襟是从领曲斜至腋下;不过在西汉时期的显著特点是:长可及地,衣摆一般呈喇叭状,行走的时候不会露出鞋子。由于衣服通身紧窄,能够把女子身体的曲线美很好地凸显出来。看起来华贵大方、端庄优雅。汉画像上精美的绣纹是贵族们区别于他人最大的不同。
(曲裾深衣,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时在西汉也出现了直裾深衣,只是到了东汉才以直裾深衣为主,男女均可穿着。之所以有这样的改变是因为汉昭帝时期的霍光擅权。而皇后又是他的外孙女,霍光希望皇后能够尽快有子嗣,但是后宫女子众多,好多人只穿裳或者无裆裤。皇帝想要干什么太方便了。于是就将裤子普及了。有裆,分前后,用带子系住。这种连裆裤被称为穷裤,又叫绲裆裤。由于连裆裤的出现,慢慢就没必要用曲裾的方式把身体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了。于是到了东汉时期,慢慢就以开襟从领向下垂直的直裾深衣为主了。但穿直裾会露出裤管,在汉代会被认为是无礼的行为,因此不能作为正式礼服。
(直裾深衣,图片来源于网络)
两汉时期的深衣通过色彩、花纹、质地、头饰、佩饰等来表明身份的不同。除深衣外,还有一种服装叫“袿衣”,样式大体与深衣相似。因为在衣服底部由于衣襟绕转形成两个上宽下窄形状像刀圭的装饰,故而得名。是汉代宫廷贵妃礼服。
深衣与袍服颇有差异,前者上下分裁,效果相当于把上衣下裳连成一体;袍服则不分上下,基本失去了上衣下裳的意义,后来袍服逐渐被接纳为一种稳定的服饰式样,与上衣下裳的服制并行不悖。
汉代的袍服的主要样式有禅衣(单衣)、诸于、袍、短衣等。以大袖为多,袖口有明显的收敛,领、袖都饰有花边。袍服的领子以袒领为主,大多裁成鸡心式,穿时露出内衣。袍服下摆,常打一排密裥,有的还裁制成月牙弯曲状。
禅衣是一种单薄的长袍,是汉朝一般地主和贵族的常服,也可以用作官员朝服,但只能作为衬衣,穿在袍服里面。禅衣又有曲裾直裾之别。先秦时期,中国服饰还未出现连裆罩裤,因而“续衽钩边”的曲裾深衣较为流行。曲裾禅衣男女皆适合,但从曲裾深衣的设计上来看,其更适合贵族女子或是有钱人家的女子穿着。
(素纱禅衣,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内衣的改进,先秦的曲裾的“续衽钩边”已经显得多余,因此又出现了下摆垂直的直裾,又被称为襜褕。
袍是一种类似襜褕的服装,不同的是袍有里(复衣),类似于后世的夹袍。袍里多用素纱。中间可以填之棉絮以加强保暖作用。不过棉花此时还未传入中国,所以汉朝时只有用蚕丝制作的丝绵,往衣物中填充丝绵、稻草等是当时重要的一种御寒方式。
袍也有多种样式,不同的阶级穿不同的袍。皇帝穿着的为龙袍,其特点是盘领、右衽、黄色;文武官员用作公服、朝服的袍叫做官袍;民间用于日常生活的袍叫做民袍。一般富人所穿的袍是纩袍,用上等棉絮填充;平民穿的袍粗糙低劣,被称为“缊袍”。在汉朝,官僚地主穿缊袍会被当做清贫乐道的表现。
内衣类服装的代表是杉和尃(原字是衤尃)。杉即单内衣,又称为单衣、汗襦、类似于今天的背心。其作用在吸汗,《释名》曰:“身受汗垢之衣也”。外短衣的代表则是襦和袭。襦是一种及于膝上的绵夹衣。汉代男子之裤有裆, 女子则无。因此女子经常穿着为上襦下裙。上襦较长,下裙只到膝盖位置,直到汉末才出现了上襦甚短而下曳长裙的风俗。劳动男子常服是上身穿襦,下身穿犊鼻裤,并在衣外围罩布裙。这种装束不分工奴、农奴、商贾、士人都一样。
汉代宫廷中崇尚短衣,因此襦成为贵族子弟中最受欢迎的便服之一。襦短仅至膝,所以一定要穿绔(裤子),绔以珍贵的纨来做,因此称纨绔。后来纨绔弟子成了浪荡公子的代名词。大约到东汉以后,人们开始在襦上绣织各种图案纹样。古诗文中“绣腰襦”、“罗绣襦”等都是指这种服装。
没有著绵絮的短上衣,则称为袭,或作褶。袭的形制出自左衽之袍的胡服。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始,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装就开始被引入中原。
由于其多着短衣小袖、小口裤、一般圆领翻领,左衽。十分便于骑射和作战,因此在边疆地区十分流行。为了在适合边疆严寒的气候,边疆的袭也开始填充棉絮了。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则更加绚丽,其擅长刺绣,绣工细致精湛,极具观光价值和艺术价值。现在的西南云贵地区的少数民族依然保留有蜡染、刺绣等传统的手工技术。
此外,汉朝服装还有一种常见的款式就是半袖。也就是短袖的外衣称为“半袖”,穿时外着短袖内着长袖。半袖的袖口有两种形式:一种宽大平直,没有装饰;另一种则会在衣袖边缘绣上装饰,并施加折裥。
汉朝的妇女穿着的裙子样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西京杂记》中载:“赵飞燕为皇后,其娣遣织成上襦,织成下裳。”赵飞燕曾穿过南越进贡的“云英紫裙”,也叫“留仙裙”和现在的百褶裙差不多,衣着非常华丽。据说,汉朝宫廷当中还有一种广袖流仙裙(也许是南越进贡的“云英紫裙”),估计是太过艳丽,一般人也穿不起,后来消失了,成为了民间传说。
汉朝富贵人家穿用动物皮毛制成的裘衣,如狐、犬、羊、鹿、貂、兔等。
由于身份和职业以及场合的不同因此出现各种的职业服装,我们将这些服装统称为特种服装,主要有军服、囚服、丧服、祭服等。
汉朝时期虽然织绣技艺很成熟,但产量却不高,而且价格昂贵,因此只有达官贵人能够穿着丝绸织造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长裤,贫穷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把粗麻布做的衣服叫做“布衣”。因此,“布衣”和“衣褐”也就成了平民百姓的代名词。由于汉朝实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人的社会地位低下,因而不准穿丝绸等华丽的服装。不过由于商人经济实力较强,他们往往会突破政府政策的限制,以至于“服文组彩牒,锦绣绮纨”。这说明官方的规定和现实生活尚有一定的差距。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下层人民赤身裸体,仅穿一条下裳劳作是常见的事。如山东省沂南画像石中的舞剑的杂技艺人,就是赤裸上身,只穿一条短裤,这种短裤称之为“裈”,是当时下层人民常常穿用的。贫贱劳动者穿的则是另一种短裤,比“裈”更短小的是“犊鼻裈”,它只用一块三尺长的布帛围在腰胯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对于礼服方面的话,汉初总体承接秦制;一方面战乱之后,汉初的几位皇帝都信奉黄老的“无为而治”,以休养生息为主;另一方面,汉高祖刘邦本身就不拘小节,经常会叉着腿坐着,并且还曾用儒生的高帽当尿盆小便,因此其对于礼节没有过多讲究。汉初冠服清一色的黑,宽袖束腰。对一般服装,也没有什么禁例,等级区分并不明显。不过规定一般人不可以戴刘氏冠,即刘邦当亭长时用竹皮自制的一种冠。所谓“爵非公乘以上,毋得冠刘氏冠”(汉分爵位十二级,公乘为第八爵)。后来经叔孙通的说服,才叫叔孙通去制定礼仪。
冠服也就是在正式场合的礼服,包括祭服、朝服等。汉明帝的祭服、朝服制度包括冠冕、衣裳、鞋履、佩绶等,各有等序。他们的礼服都有十分明显的标志,以彰显其豪华和尊严。这个时期也增添了对服饰花纹图案的限制,追求极简减繁。因此也体现了大气、简练的服饰风格。
汉朝绣纹精美花样繁多,有龙纹、花纹、云朵纹、几何纹等等,属于贵族的有龙纹、凤纹、日月星辰、花鸟鱼虫、龙凤龟蛇。在封建社会,‘龙’是作为皇帝的象征,它有着不可侵犯,凌驾于百姓之上,操纵着世间的一切权威。‘凤’是皇后的象征,‘凤’被古人称之为神鸟之王,姿态清高、雍容华贵。预示着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因此,‘龙凤’纹样多装饰于宫廷及贵族的服饰上。”以及上古就留下的十二章纹路大多数的纹。皇帝的礼服花纹用全份十二章,而诸侯和大臣可以用八章、六章等。
冠冕和佩绶是其中最重要的等级象征。同时,汉代承袭了自周朝以来的官绶制度,官员们要佩戴绶带,这样就可以看出官员们的品秩等级。
冠帽作为一个人或一个阶层身份地位的象征,在官场中对于官员来说是一个更能体现其威仪的“标签” 。男子二十行冠礼就需要戴帽子,但是帽子不能随便戴。其中不同的官职对应不同的冠帽的名称与官阶也基本上是一致的。有冕冠、长冠、委貌冠、爵弁、通天冠等16种。冠与冠的制作工艺各不相同,文官儒雅、武官威猛,因而文武官员冠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饰物上,并且武冠与巾帻合戴可以把整个头部包起来。冠的用途也很有讲究,长冠被用作官员们祭祀时戴用;委貌冠用于公卿诸候大夫参加重大礼仪活动时戴用;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和进贤冠是帝王和官吏儒生们日常穿戴的;普通人戴巾,干粗活的才会戴帽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汉武帝时期由于实行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学思想。并且汉武帝时期“君权神授、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服饰色彩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其一直非常热衷于探讨成仙不老之术的各种方式,其中以服饰仿仙人是最为典型的表现形式。并且开始“改正朔、易服色”。这个时期服饰承载着“礼治、道统”的思想,在对服饰颜色和图案设计上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古代布料染色遵从阴阳五行信仰,贵族阶级以暗淡的色彩来表现自己简约秀美的高贵气质,并且认为浅色较为低俗。《周礼》中就有记载,在汉朝时以红、紫为尊,青绿色较次,“散民不敢服杂采”。 到了西汉后期开始,才允许平民身穿青色、绿色服装。而色彩搭配以单色和独色为主。以炎赤两色并重,表现出神气凛凛不可犯的神界。
汉朝龙袍冠服的颜色也是等级制度的重要体现。秦朝规定“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汉初,随秦制,从水德,尚黑色。汉武帝时,官方改土德,尚黄色。王莽改制时期认为汉衰缺火,应火德,尚红色。实现了“色彩之美”与“德行合一”的高度契合,成为汉朝服饰遵循的定律。
(汉朝龙袍,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汉朝人们觉得赤黄色和当时的思想观念符合,也代表的是一种金木水火土中尊贵的元素。所以不论是皇帝也好,还是女性中身份地位更加崇高的太后和皇后也罢,因其身份尊贵,所以其冠服颜色都是赤黄色。像一些嫔妃或太妃都不可采用这种正统的赤黄色。然后再看诸侯和受宠的朝中大臣,他们一般都是穿深红色。像诸侯王,拜见天子去商量国家大事时,于正常且严肃的场合中,所穿冠服都是深红色,往往会略带一些黑色。这是当时等级制度中明确规定的冠服色彩选择搭配的标准。
再往下就是贵族和普通的大臣,绿色的冠服在这一等级身份中是最为常见的。紧接着就是一些对国家建有功勋的将军或者其他的武将,冠服的主流色是紫色。再往下身份地位划分得会更加详细,但主要冠服颜色不会超过青色、黑色和黄色这三种颜色。这三种颜色的冠服也标志着他们的身份不再是极其尊贵的,往往需要服务于上层人士。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东汉刘秀时期的官员会在袍服外佩挂“组”、“绶”。“组”是官印上的绦带,“绶”就是官印上用彩丝织成的长条形状的饰物,以绶的颜色显示身份的高低,而且官员平时会随身携带官印,装于腰间的鞶囊中或系于腹前及腰侧,故称印绶。
汉朝规定皇帝、太后、皇后的佩绶是赤黄色,诸侯王的佩绶是深红色,诸国贵人、丞相的佩绶是绿色,公、侯、将军的佩绶是紫色,紫色以下分别是青色、黑色、黄色。普通老百姓的服饰色彩只能用复色,如茶褐色、黄棕色、棕色、灰色、银灰色和粉绿色。皇后的祭祀服是:上衣用绀色,下裳用皂色。皇后的蚕服,上衣用青色,下裳用缥色(浅黄色)。
但汉朝时期有一段时间比较推崇节约理念,举国上下都是素衣白布做成的服饰,但这也仅仅只是汉朝统治历史中的一个小插曲。
由于汉朝实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人的社会地位低下,因而不准穿丝绸等华丽的服装。所以对于当时下层人民来说,最普遍的衣着是用毛、麻织的粗布裁剪的短衣。当时,把粗麻布做的衣服叫“短褐”或者“布衣”。因此,“布衣”和“衣褐”就成了平民百姓的代名词。不过由于商人所的经济实力较强,他们往往会突破政府政策的限制,以至于“服文组彩牒,锦绣绮纨”。这说明官方的规定和现实生活尚有一定的差距。
中国古代的丧服为白色,秦汉也如此。《汉书·高祖本纪》曰:“寡人亲发丧,兵皆缟素”。但是穿白衣的并非都是丧服,汉时官吏被免为民则穿白色的服装,称为“白巾”“白衣”。久而久之,人们将诸司亭长之属等这种比较低级的官吏称为“白衣”,最后一般平民亦称作“白衣”。
汉朝太皇太后、皇太后,进入宗庙祭祀的时候穿的庙服是深衣(衣裳相连)。绀(深青带赤色)上皂下;蚕,青上、缥下(青白色),基本看不见领袖,且领袖边缘都会有花纹作为装饰。头上戴有头巾、发簪和耳饰。皇后的庙服和太皇太后、皇太后穿着的款式差不多,只有头饰和花纹是不一样的。皇后需要结发,插步摇,戴发簪和耳饰。《后汉书》载:“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服,绀上皂下,蚕,青上缥下,皆深衣制,隐领袖缘以绦。剪氂帼,簪珥耳珰垂珠。”
贵人穿蚕服(和周代的鞠衣差不多),纯缥(淡青)上下,深衣。戴有大手结和黑色的玳瑁首饰,又加簪珥。长公主会见客人时也会穿蚕服,头上戴步摇,公主也有大手结,皆有簪珥。从公主封君以上都有带绶(一种丝带),以彩色丝带为系腰,由于地位等级不同颜色也会不一样。除了祭祀宗庙穿着华丽的衣服,在汉朝公、卿、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夫人皆以蚕衣为朝服。
然而在服装的样式上,似乎没有严格的制度。从出土的汉代陶俑及画像砖石来看,劳动者或束发髻、或戴小帽、巾子,也有戴斗笠的,身上穿的服装,几乎全是交领,下长至膝,衣袖窄小,腰间系巾带,脚穿靴鞋,还有不少赤足者,反映了这个时期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
汉朝的鞋履也有严格的制度:凡祭服穿舄、朝服穿率、出门穿屐。妇女出嫁,应穿木屐,还需要在屐上画上彩画,系上五彩的带子。
秦朝的车、骑、卒均有不同的服装,士兵、将军、御手等不同身份的军人也有不同的装备。其主要的装束有卷尾饰、组缨、长袍、甲胄、护胸、护腿、方扣翘尖鞋、皮靴等。汉承秦制并略有发展。汉朝时期因为冶铁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此时铁铠甲已经基本取代了皮甲的地位,成为了主要的装备之一,不过通常还会配备皮革固定甲衣。秦朝到西汉的军服多为黑色,而东汉则改为了红色,《论衡·谢短篇》载:“吏衣黑衣,宫阙赤単”,表明东汉的宫廷卫士也开始身穿红衣。汉朝的士兵肩膀上还出现了标志等级符号的肩章。
汉朝士兵内里穿着常服,士兵和级别较低的将领穿着以直裾为主,级别较高的将士以及谋士、贵族等存在着穿曲裾的现象。
(汉朝兵俑,图片来源于网络)
秦汉时期的囚犯也有不同的服装。秦汉时期的囚犯的秋衣被称为“赭衣”,因以赤土染成赭色。《汉书·刑法志》所言的“赭衣塞路”也就是囚犯众多的意思,司马迁也在《报任安书》中说“衣赭衣,关三木”,说明当时人们将穿赭衣作为囚犯的代称。西汉时期会将囚犯的罪名书写在其衣背,“怜其衣赭,书其背”。但是发配边疆的刑徒的服装则较为自由,《居延汉简》中记载刑徒冯宣被发配边疆时,并没有穿赭衣而是黑袍、白布裤、白皮制鞋。
妆容篇:
自汉朝起,化妆品制作技术逐渐成熟和发达,而且从皇帝到平民百姓都非常重视妆饰;妆容造型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是素装时代到彩妆时代的重要转折点。
汉朝人崇尚“粉白、黛黑”,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她们往往取用天然的“化妆品”去修饰自己的面庞,比如将食用的米粒细细研磨用来敷面,这种粉底更加健康,但增白的效果并不明显;当时许多女子选用铅粉来敷面,这种矿物粉虽然有毒,但它却有较强的增白效果。
燕支(胭脂)引进后,汉朝就开始大胆尝试红妆,不过那时候的“红妆”还有一个它本身的名字,那就是“慵来妆”。不仅要擦粉,还要施朱,浅画双眉,鬓发蓬松而卷曲,给人以慵困、倦怠之感。甚至很多男子都以涂脂抹粉为乐。
(图片来源于网络)
石黛在汉朝使用非常的广泛,在汉墓中曾多次出土用以研磨黛的石砚。这是一种黑色的矿物,将“黛”放入水中溶化,就会得到像墨一样的东西,然后就可以用它来画眉了。对于眉妆来说,两汉时期可以算是上承前秦列国之俗,下开魏晋隋唐之风,开辟了中国画眉史上的第一个高潮。汉朝时期的眉形,除了大家常听说的远山眉、蛾眉之外,还有一个比较流行的长眉。这样的长眉就和它的名字一样,纤细修长。虽说它与其他眉形看似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它也是从蛾眉演变而来的。长眉的眉形在目前看来依旧是非常符合现代审美的。同时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八字眉、惊翠眉、愁眉、广眉等诸多分类。司马相如的妻子卓文君,引领了“远山眉”之风。
朱砂是汉朝美人们的唇妆用品,在汉朝刘熙《释名·释首饰》就提到汉朝女子的唇部妆容“唇脂,以丹作之,象唇赤也”。丹是一种颜料,也就是诗词歌赋中的朱砂,汉朝的唇脂就是用朱砂和动物脂膏制作而成,既能保持唇部的光泽,又增添了艳丽的色彩,是一种深受汉朝女子所喜爱的化妆品。西汉时期最为特色的大概就是嘴唇的形状,形似“咬唇妆”。在描画这样的唇妆时,往往需要先在嘴唇上擦粉,将嘴唇涂成和肤色相近的白色,然后再去描画新的唇形。唇厚者可返薄,口大者可描小。
西汉时期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董仲舒开始从制度层面确立女性对男性的依附关系,提出“阳尊阴卑”“三纲五常”等学说,从此中国女性就开始追求一种所谓的“女子以弱为美”。因此为了顺应这种思想,女子的妆容也从西汉的淡雅逐渐开始转向东汉的柔媚娇弱。
此时的妆容换成了较为粗的眉毛,脸颊腮红晕满。这个时期女子多以朱砂作为腮红的彩妆用品,会让自己带有娇弱之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汉朝,妇女有一种妆叫白妆。白妆就是不施胭脂,单以妆粉敷面。如《中华古今注》记:“梁天监中,武帝诏宫人梳回心髻……作白妆,青黛眉,有郁髻”。
另外“啼妆”也风靡一时,相传是东汉权臣梁冀的妻子孙寿独创。就是眉毛是八字的,前面高后面低。用油膏薄拭目下,因为油膏它是永远都不会干的,就好像永远挂着一道泪痕,像刚刚哭完、梨花带雨的感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她的发型叫堕马髻。是一种梳得特别松散的垂髻,而且在发髻的后面还会有一缕垂髾垂下来,缥缥缈缈的,就好像刚刚从马上掉下来,发髻摔松了的感觉。在步态上流行折腰步。就是躬着腰走路,而不是特别挺拔地走路。龋齿笑,笑的时候像牙疼一样捧着嘴笑“以为媚惑”。
为了使得面部的妆容拥有更加迷人的魅力,女子还喜面靥,由前一篇文章可知这种面窝起初是为了标记后妃月事的,后来宫女和舞姬纷纷效仿做面妆并传到民间,才成为一种妆容。这是汉朝妇女施于面颊酒窝处的一种妆饰。本来女子一笑露出酒窝就会异常的美丽,而在上面点上红点,则更能凸显出它的美丽之处。在汉朝的诗词歌赋之中,对于面靥的赞美也是很多的,比如繁钦的《弭愁赋》:“点圆的之荧荧,映双辅而相望。”傅玄的《镜赋》:“点双的以发姿。”可见这种妆法会使得女子的风姿更加富有美感。
为了使得妆容更加美艳动人,汉朝的女子还喜欢使用花钿。花钿又被称之为面花或者花子,是一种可以贴在脸上的装饰品。大多以彩色的光纸、云母片、金箔等为原料,制成圆形、叶子形、桃形、梅花形等贴在面部,色彩斑斓,精美非凡。
汉朝贵族女子的头饰常见有笄簪、钗、华胜、步摇等。簪,汉朝时,头发都是绾成髻的,绾髻之后要用簪将其固定,所以,簪在当时几乎是所有人都需要的头饰。《后汉书·舆服志下载:太皇太后,皇太后的簪“以玳瑁为擿,长一尺”。
(西汉金步揺,图片来源于网络)
春秋战国
西周覆灭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期;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智氏家族后,三家分晋,各诸侯相互征伐,称为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氏衰弱、各诸侯国一方面竞相发展生产,注重商品流通;一方面兼并弱小,掠夺土地和财富。同时,春秋战国时期迎来中华五千年的第一次文化繁荣期,这个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学术兴起。在各方面竞争以及“百家争鸣”学术思想的影响之下,使得这一时期的服饰形制异常丰富多样,各具特色,并且高度成熟。
(图片来源于网络)《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晚世之时,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客观地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服饰各异的实情。
这个时期的中国服饰具有鲜明的贵族特征,不仅王侯本人一身华服,从臣客卿也是足饰珠玑,腰金佩玉,衣裘冠履,均求贵重。种类也很多,富有创造性,对后世服饰尤其秦汉魏晋的服饰有着直接的影响,也奠定了后世服饰的基础。首先是男女的帽,精致的用薄如蝉翼的轻纱,贵重的用黄金珠玉;形状有的如覆杯上耸,特别的引人注目。
同时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圈养动物的技术,并且有很多种类,如猪牛羊等。当时晋国普通百姓冬天穿的衣服,大部分都是家养的动物皮毛制成,如羊皮等。当时还有一种毛织物称之为“霖”,这种指的是由鸟类的羽毛织成的衣服,如此名贵的衣服只有当时的贵族阶层才可以穿。后来则被更舒适暖和的“裘”所代替。“裘”是用皮毛厚重的动物——如狼和狐狸的皮毛做成的衣服。穿着的时候皮在里,毛在外。制作时需用一整张或多张兽皮,常见的裘服有“羔裘”,另外猎人打猎还会获得珍贵的“狐裘”、“豹裘”、“鹿裘”等。因其稀有、难得,在贵族里面都算是“硬通货”,当时能得到一件裘皮制作的衣服可以顶得上一次战争的赔款了。
《诗经·唐风·羔裘》中就记载了一位卿大夫的穿着一一“羔裘豹祛”、“羔裘豹衰”。所谓“羔裘”是用小羊羔的皮毛制成的裘衣,“豹祛”、“豹衰”则是因为豹皮花纹较漂亮,故用其来作为袖口,使羔裘更加美观,由此可见当时贵族服饰的奢华。不过当时社会差距是非常大的,上层贵族冬季可以穿貂裘,而底层的百姓只能穿粗布衣服。同时因为当时也没有棉花,所以衣服几乎是不能御寒的,甚至连粗布衣服都没有。
根据上篇文章可知周朝以正色为贵,而以正色相杂而生的间色为卑。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而象征尊贵的周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礼制的日益崩坏,服装色彩原有的尊卑秩序的礼制也遭到了破坏。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齐桓公“好紫”。由于一国之君喜欢紫色,以致齐国的百姓都争相效仿,最终一国尽紫服。紫色作为周代服饰色彩的“间色”,也就是所谓的“不正之色”,代表卑贱。齐国尚紫的风气是对周代原有服饰规制的破坏,同时也是对周礼的挑战。对此,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基于对周礼的维护,都表示过强烈的不满甚至是厌恶。
当时服饰的色彩观念虽然有所改变,但这一时期的君臣还是比较重视服饰色彩的象征意义的,比如当时对衣服颜色的要求依然为纯色,如果是杂色则为不祥之兆。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对西周原有服饰形制还是有一些沿用的。同时战国时期,织绣工艺也有巨大进步,织物有绢、纱、绮、组、织锦、刺绣等,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在织物上织出精美的暗花纹。
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纹样是从商周奴隶社会的装饰纹样传统基础上演化而来的,继承了商周时期的三角形几何框架、矩形和对称手法。但却并不受制于框架的约束,而是充分利用框架结构的特点,并围绕着这些框架进行布局。在具体的设计中,图案纹样可以根据创意设计来重新定义几何框架的边界,灵活处理。或交错,或对称,或移位,灵活多变。这样的设计,既有严整的秩序,同时又不失灵动。虽然结构复杂,却繁而不杂。
(对凤对龙纹娟面 局部,图片来源于网络)同时古代的人们会把美好的夙愿寄托在身边的事物上,比如苹果象征平安。这种象征的思想,也体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纹样上。比如龙凤寓意宫廷昌隆、又象征婚姻美满;鹤与鹿象征长寿,翟鸟则是后妃身份的标志,鸱鸺(猫头鹰)象征胜利之神,以上题材多用于刺绣中。不过丝织纹样因受到提花工艺的限制,战国时期多限于菱形纹、方棋纹、复合菱形纹,并在这类几何纹内填充人物、车马、动物等的变体纹样,从而带给人十分新奇的感觉。
(图片来源于网络)不过当时的图案纹样线条相对比较简单,比如其中的龙凤纹饰在战国时期只有简单的线条,那时候的龙还没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复杂形状,凤也没有过于复杂的羽毛,不过却处处透着灵动,
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又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也日渐繁多。河南陈留的花锦,山东齐鲁的冰纨、绮、缟、文锈等风行全国,比普通绢帛的价格超出了20多倍。南方吴越生产的细麻布,北方燕代生产的毛布、毡裘,西域羌胡族的细旃(zhān)花罽(jì),无不精美绝伦。战国时期的冶铁业也比较兴旺,可以制做男人身上悬挂的铜刀,工艺也属于上乘;也有二十五公分长的小弯刀上雕刻有花纹,深受人们的喜爱,为它取名为"容刀"。这时的挂刀,已不完全为实用,很大成份上以装饰取代了实用。
春秋战国时期的鞋多用小鹿皮制作,或用丝缕、细草编制而成。同时北方的齐鲁、南方的荆楚都有成熟的漆履制作技术,有的漆履底和面上涂漆防水,是中国所出现的最早雨鞋。女子则爱用毛皮镶在袖口衣缘作出锋,还有半截式露指的薄质锦绣手套,无不异常美观。
另一方面,这个时期的主流服饰主要为“深衣袍服、胡服胫衣”。其中深衣式袍服,是西周以来传统的贵族常服。其有四种名称:深衣、长衣、麻衣、中衣。孔氏正义曰:“所以称深衣者,以余服则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而平民以为之礼服,平常穿短褐。
(曲裾深衣,图片来源于网络)深衣的特点是男女无式样上的差别,皆可穿用。但是又分为两种:一种为中原地区的宽大式,“宽大博带”穿着舒适,长不拖地,下摆不开岔,屈肘可穿,袖长和臂长相等,用大宽带束腰,中原贵族宴乐时喜爱穿用。二为瘦长式,“续衽钩边”此种在楚地最为流行,较北方的瘦长,领沿较宽,用较厚织物作边,右衽很长。战国时有单、夹、棉、皮。袍服的领式突破了西周时期的矩形领,流行交领式右衽,左衽。
不过因为封建伦理的思想,深衣的颜色也受到了一些影响。一般来说,如果父母健在,就穿绿色的深衣。如果父母有一方不在的,则会穿浅一点的青色。日常的衣服颜色,则要避免素色,这是表达对父母的一种孝心。深衣在当时流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深衣穿着方便,既有利于活动,同时又能严密的包裹自己的身体,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当时的封建思想。深衣一直流行到了东汉时期,虽然在魏晋以后逐渐退出舞台,但是它的影响却很深远。比如长衫、旗袍、连衣裙都是深衣演变,甚至流传到海外的日本。日本的传统服饰,其实也是深衣的一种延伸。
除深衣外,这个时期另一方面就是胡服的出现。战国初期实行“周礼”,服饰以宽衣大裙为主。赵国身处四战之地,胡人骑兵的机动性与灵活性,让赵国深受其害。赵武灵王分析了对方的优势以及己方的不足,提出“胡服骑射”的改革。由于中原上层人物习惯于坐而论道,穿长衣视为特权,一旦弃长就短,不法古、不循礼,便成为改革大事。赵武灵王将自身“宽衣大裙”的着装,改为更适合骑射的“简袖窄衣”式胡服,此种上衣与现代的紧身短衣高度相似。
“胡服骑射”改革前,战国初期人们是不穿裤子的,一般都是外着深衣,内里“真空”!古藉《礼记》有云:“劳毋袒,暑毋褰裳。”意指:从事劳动时需要万分注意着装,不能暴露下体。从侧面证明了当时的人们没有穿裤子,所以撩开下裳就会“走光”!改革后的胡服将裳去掉,双腿分别套上了“一截加带子的裤管”,与“腰带”相连,绑紧,不过胡服袴是连裆的。当时内地已有绵袴,套在胫上,《说文》解作“胫衣”。
(图片来源于网络)胡服束腰须有带钩,它是北方游牧民的一种衣带装饰。带钩小有寸许,大有尺余,有仿棒、竹节、琵琶等形象。制作原料有玉、铁、铜等。嵌以宝石、琉璃、或者金银。同时胡服还有靴子、帽子、带子(腰带)。在那时,穿上一整套的胡服,会让整个人显得威武挺拔,行动也更加方便。
(图片来源于网络)赵国甚至因为“胡服骑射”的改革而增强了军事能力。相继灭掉中山、东胡、楼烦及雁门,疆域向北扩张千余里,从而使赵国一跃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
同时“胡服骑射”改革在一定的情况下,推动了中原服饰的发展。随着“胡服”盛行,“胫衣”这种既能“节省布料又有保暖双腿”的裤装,在当时社会逐渐的流行起来。并在战国时期被中原人普遍接受,并结合胫衣的款式,将其发展为“裈”,成为士兵和劳动者的服装。夏天穿的裈较短,俗称“犊鼻裈”。到了战国后期,裤装又逐渐演化出了“开裆裤、合裆裤”等不同形式!春秋战国时期的衣服款式不仅表现于深衣和胡服,其他材料款式也空前丰富,比如河南襄邑的花锦,山东齐鲁的冰纨、绮、缟、文绣等风行全国。
在所有穿着中,中国古代的女性夏天穿得最多的还是裙子。裙子,也是女性最传统的服装之一,而其最经典的着装方法是“襦裙套装”。襦裙本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山国流行的一种服装款式。襦,是一种短上衣,长至腰间,紧身窄袖;裙,即是裙子,由多幅布制成,上面多织有方格花纹,常与襦配穿。这种短衣长裙的搭配服式对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影响极大。同时当时多彩的生活还反映在不同人群穿的服饰上面。比如乐人有戴风兜帽,舞人有长及数尺的袖子,猎人衣裤多扎得紧紧的,有人还常戴鸱角或鹊尾冠、穿小袖长裙衣和斜露饕褶的下裳。春秋战国时期,家居衣物中还曾在楚墓中发现“鸳衾”,其绣绢面、素绢里,中絮丝绵,呈正方形,被头中央有宽40 ~50厘米的凹口,夫妻可以拥颈覆盖。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妆容:
春秋战国时期“粉敷面, 黛画眉”的盛况空前,这也为华夏美妆史的发展正式揭开了序幕。柔弱细腻的面部形象成为了审美主流,并出现了点唇的风气。此时的女子如同西周时期一样会采用燕支,即会在脸颊上还有的点一簇三角形胭脂,是一种名叫红蓝的花朵,它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花开之后被整朵摘下,之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淘去黄汁后,即成鲜艳的红色染料。还有米粉,将米做成粉末,涂抹面部及身体裸露部分,使得皮肤洁白细腻,还可以将米粉染成粉红色,涂抹面部,增加皮肤红润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时的女子画眉用的是一种黑色矿物“黛”或者称为“石黛”,后期由西域传入了青雀头黛和螺子黛。黛眉即是先将原有的眉毛除去, 后用妆粉涂盖,用黛画出想要的眉型, 因此画眉又被称为“黛眉”。至于眉型,宽窄曲直不同,一般是长眉。
春秋战国时期女人发式装扮的花样也会更多,楚国时期流行束辫发,中部打两个环。馀发下垂,或者梳发垂于肩下,更拢成一坨如球髻状。髻子也有鹊尾式、银锭式种种。有的垂发在耳后再向上卷成蝎尾状,显然由商代传来。小女孩则梳双小辫。成年妇女已戴金戒指,照文献记载,这些原都是周代宫廷制度,如金银指环表示有无身孕等等,等到了战国时期,本来意义慢慢失去,便成了一般装饰。
[ 此帖被白日夢。在2023-07-11 23:40重新编辑 ]